笔趣岛 > 铁骨是怎么炼成的 > 第一〇一章 友情,一面之交的善缘

第一〇一章 友情,一面之交的善缘


  天才壹秒記住『』,。

  昨天,连队通信员交给杨文斌一封信。

  从地址看,这封信是从军事科学研究院发来的。

  杨文斌想,这肯定是于长深老师的回信吧!

  他撕开信封,打开信笺。果然,信是军事科学研究院的于长深老师写来的。

  于老师回信说,11月10日左右他要到滨城水面舰艇学院出差,中途欲在营城停留片刻,来看望杨文斌。

  杨文斌非常感激,仅有一面之缘的于长深老师,能给自己以巨大的支持与鼓励。

  说起和于老师的相识,那还有段故事。

  那时,杨文斌在滨城师范大学读二年级。学校组织同学们报名献血。

  杨文斌,在学校动员之后报了名。当时,他们班共有六十人,但是报名的只有四五个人。

  学校派出了大客车,送他们定点医院统一采血。杨文斌他们赶到的时候,现场已经有很多学生在前面排队了。

  杨文斌也排着队,在队伍的后部慢慢的进入了采血室。

  医生,叫他们每个献血者,提前脱下衣服,露出左胳膊。

  然后,他们用一条胶皮筋扎在献血者的上臂上接近肘部的地方。再用手掌,拍一拍胳膊上的血管,显露出最粗的那条静脉。

  然后,要求献血者,左手做握拳、松开、握拳、松开的活动。

  杨文斌看到前面的女同学在抽血的时候,闭着眼眼睛投向别处。

  可是,轮到杨文斌抽血的时候,他没有那样做,而是睁着眼睛,看着自己血管里的鲜血,通过小细塑料管,注入采血袋。抽了不到半分钟,二百CC的鲜血流入了像牛奶袋大小的采血袋中。

  献完血之后,医院给了每名献血者一百块钱的营养费。然后给每名献血的学生,放了七天假,可以回家休息。

  杨文斌,在当天上午采了血之后,下午,就带上行李,来到了滨城火车站,准备买票回家。

  但是,他到车站的时候,离火车发车时间,只有不到一个小时啦!

  而车站,那次车由于是去往关内的特快,已经没有车票了。

  怎么办?是回学校,还是等下趟车。

  可是下趟车,却要半夜才出发,得在这里等上六个小时,怎么熬啊。

  杨文斌,在售票处想道:“对了?实在不行,自己买张站台票,先上车。上车之后,再补票总可以吧?”

  他就到了售票口,要求买张这次车的站台票。

  但是,售票员说,买站台票,必须得有这次车的车票。

  “怎么办?求有这次车票的乘客,帮自己买一张站台票吧!”杨文斌有了主意。

  可是找谁呢?他在这次列车的候车室里徘徊着,仔细打量着来来往往的乘客和坐在那里候车的乘客,判断谁有这次车的车票,并且能够帮他买票。

  他在候车室里,转了两圈儿,还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对象,他几乎都要放弃了。

  踌躇了一下,他决定再试一次。

  正当他在候车室座椅与售票口之间徘徊的时候,看见迎面走来了一位老大爷。

  那位老大爷穿着笔挺的蓝色中山装,戴着蓝色的前进帽,鼻梁上架着一幅高度近视眼镜。

  老大爷中等身材,瘦瘦的脸庞,看上去就和蔼可亲。

  杨文斌,拿出自己的学生证儿和自己的献血证儿,迎了上去。

  他快步走到那位老大爷面前。看到老大爷的眼睛,跟他说:“大爷,您是乘坐这趟火车的吗?”

  大爷抬起头,警惕的看了看杨文斌,点了点头,说:“是啊,有什么事情吗?”

  杨文斌,把自己的学生证和献血证儿递到了老大爷的面前说道:“是这样的,大爷。我是滨城师范大学的学生,今天上午刚在我们学校献完血,想坐这次车回家。

  但是因为来晚了没有买着车票,您看,能用您的车票,给我带一张站台票吗?”

  杨文斌又递上了十块钱,“这是买站台票的钱。”

  老大爷也盯着杨文斌看了几眼,然后,又核对了一下他手中的学生证和献血证:“好啊!这个忙我可以帮,但是,我和你一起去,我来帮你买。”

  “大爷,谢谢您,太谢谢您啦!”杨文斌很感激,跟着老大爷,来到了售票口。

  老大爷拿着他自己的那张票,和杨文斌递上来的十块钱,成功的买到了一张站台票。

  然后他收起了自己的票,将站台票交给了杨文斌。

  拿到了站台票,杨文斌就要离开。

  大爷说:“一会儿进站的时候跟我一起进,这样的话,既有站台票,还有车票,能够少些麻烦。”

  杨文斌一想也是,就看了看时间,还有十来分钟,就要上车了,就同意了。

  他就跟在大爷的后边,两个人在候车室里面,找了两个挨着的凳子椅子,坐了下来。

  “你坐这趟车,还需要倒车吗?”大爷关切的问。

  杨文斌说:“我从这儿上车,到了锦市,然后还得再倒一趟车,再坐六个小时才能到家。”

  “哦,那你的家那里还是很偏僻啊!”

  “是啊,那里是全国闻名的贫困县之一。”

  两个人谈话之间,不一会儿,广播中传来了女播音员甜美的声音:乘坐快1212次列车的旅客请注意,现在已经开始检票啦,请,检票在二号检票口,检票乘车。

  两个人,站了起来,在二号检票口后排队,顺利地进入了了站台。

  由于老大爷买的是卧铺车的车票,杨文斌,就跟着他先上了卧铺车厢。

  杨文斌,还是第一次,走进卧铺车厢呢!老大爷找到了自己的卧铺铺位,将随身行李放了在了卧铺上。

  然后,让杨文斌坐在窗户边上靠近窗户的位置。

  五分钟后,火车顺利地启动了,杨文彬的心也放了下来,“只要车开啦,自己就不会被撵下车啦。”

  列车呼啸着,在铁轨上奔驰,走了大约半个小时,列车员来查票啦!

  在查到杨文斌的时候,杨文斌主动说了自己的情况,要求补张硬座票。

  列车员,看到杨文斌拿出了学生证和献血证后,再看那位老大爷一直也在旁边帮着说好话,就给杨文斌补了一张硬座半价票。

  然后列车员对杨文斌说:“这里是卧铺区,你是硬座车票,到硬座车厢去吧!”

  杨文斌同意了。

  他转过身来,和老大爷打着招呼,准备去往硬座车厢。

  老大爷对杨文斌的印象不错,他拿出张便笺,给杨文斌写了自己的姓名、工作单位,以及联系电话,说:“小伙子,有机会去京城的话,可以来找我”。

  杨文斌,双手接过便笺。

  只见上面写着,“于长明,军事科学研究院统筹部。联系电话:军线,1地方线儿,86010101001。

  他小心的,把这张纸,放进来了衣服里怀。

  然后,又一次道了别,离开了卧铺车厢,向硬座车厢走去。

  自从,和于老师见了那次面之后,就再也没有联系。

  上一次,毕业之前,北京观光旅游的时候,他本来想去于老师那里,道谢一下,后来因为大家都是集体行动,就放弃啦。

  前一段时间,在想到需要选择报考哪所学校及专业的时候,杨文斌想起了于老师留的那个联系方式:“也许于老师能给我什么帮助和指导呢!”

  于是,他按照于老师,当时留下的联系地址,给他去了一封信。

  “敬爱的于老师,您好!

  您还记得四年前前那个国庆节吗,我就是您曾经帮助过的,那名滨城师范大学刚献完血的学生。

  毕业之后,我已经响应国家的号召,携笔从戎,来到了,陆军团,担任一名副连职排长。

  入伍之后,怀着一腔报国激情,我想在科技强军的道路上,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所以,我想报考军队院校的硕士研究生。

  我查了一下军事历史专业。您能帮我打听一下,今年军事历史专业的招生要求,并且有可能的话,帮我和导师联系一下吗?”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https://www.daowx.cc/bqge114016/5817872.html)


1秒记住笔趣岛:www.dao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dao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