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岛 > 方媛种田记 > 14.第十三章 忙

14.第十三章 忙


  第十三章忙

  是夜

  方媛怎么也睡不着觉。

  不由自主地老想着白天的一幕:她那一拳,捶在一堵坚实的肉墙上一般,手下硬邦邦的,还好像热乎乎的。。。。。。

  那感觉好像现在还在似的。。。

  方媛摸着有些发热的脸颊,心想自己真是魔怔了,不过是刚见了两次面,怎么就跟认识了几年似的?一点儿都不见外呢?可别让那家伙觉得自己是个挺随便的姑娘。。。。。。

  方媛有些难为情地扯了被子蒙了头,没一会儿又呼地掀开,如此反复几次。

  闹得草儿也没法睡了,她含糊着道:“姑娘要起夜么?”说着摸索着要点灯。

  方媛赶紧支吾着:“不用,不用,我就是。。。晚上有些吃多了,消消食就好了。”

  草儿翻个身打着哈欠,“奴婢瞧着姑娘倒多吃了几口,可比起那个大个子,哦,就是姑爷可差的远了。。。唔唔唔。。。好困。。。

  我娘说,今日厨房的饭都没捞够,还好中午剩了几个蒸饼,不然还得外头现买去了。。。唔哈~”

  草儿哈欠连天,最近忙着姑娘的亲事,她也脚下不停地跟着跑腿儿,实在太累了,含糊几句就打起了小呼噜。

  其实这一天方媛也没清闲着。

  文家那宅子虽是去年翻过的,到底不是自己住,也就是个表面光。她成亲要住一阵子,自然里外都得收拾得像个样儿。

  加上那大个子特特去看了牲口棚,说是棚顶就一层薄草,连风都挡不住,更不用说下点雨了,肯定要漏的,得重新苫。当下就问她爹寻了几个人手,买了料修缮起来。

  倒是个勤快肯干的。

  她娘则坐镇在新宅子里,指挥着临时请来帮手的十几个街坊邻里手脚利索的妇人,招呼着把用得上的屋子里外先打扫干净,又让人重新糊了窗户纸,换了棚顶的承尘,铺席子挂帐幔;

  桌椅板凳、箱笼柜子什么的家什,除了把方媛寻常家用的先搬了过去,还从木器铺子里临时买了几样看得过眼的摆布上;

  她姨和姨夫也没闲着,姨夫帮着调派人手,她姨就不辞辛劳地穿梭在各家铺子里,衣裳被褥帐幔什么的来不及做,都从铺子里挑最好的,现买了对付着;

  成匹的粗布、细布、本色布、花布、丝绢绸缎之类的以后总能用得上,也拣最好的往家里搬;

  锅碗瓢盆什么的零碎让人一总送货上门,倒是茶具瓷器,她姨很是费心地挑了两套;

  接着又往金银楼里去,把看中的金银首饰包起来,嗯,这个算给侄女的添妆,如此林林种种。

  幸好茂县城里数她们家和她姨家最大,数得上的铺子都有她娘和她姨的本钱,早几天就打了招呼,这些东西也都挑好的给她留着呢,不然老早卖光了。

  就这样,她娘还直摇头道:“先应付了眼下三五日,等回头咱们再用嫁妆换了就是。”

  其实李氏最近几乎整夜都睡不着觉,天天点灯熬油地亲手为女儿缝制嫁衣。要不是方秀才压着,她一天连俩个时辰都睡不上。

  但这并不能减轻当娘的内心的愧疚,要不是她心存侥幸,总想着能免选就没急着给女儿置办东西,女儿成亲怎么会连几身好料子的衣裳都没有?什么都是用对付的?

  当年,她成亲的时候可是十分排场的。。。。。。

  唉,李氏挥去心头的阴霾,重新打起精神来。

  ======================================

  李氏忙新宅子那边,家里这边的事就都交给了方媛来打点。

  安排几顿饭食不说,她房间里要搬过去的东西都得清点,衣物装箱,被褥只留下一两套,细小的物件不用带走,但日常随手用的还是要带几样。。。她身边就一个草儿,还得跟着去那边看着把搬去的东西摆上,常用的物件打包什么的就得她自己动手了。

  毕竟她们家也不是什么世家大户,家里的几个奴仆还是她娘的陪嫁。按大秦律令,她爹这样的小官,只能有两个雇佣的随从,还没资格拥有奴仆。

  这也是大秦立国后才定的规矩。

  刚开国时,打仗打得多,皇帝需要大量征兵和纳税,很多人为了逃避服兵役和徭役赋税,甚至不惜卖身为奴或者花钱买个挂名的奴婢身份。

  这在立国之初很是给皇帝和朝廷带来不小的影响。

  后来就有了规定:除了早年就有的奴婢,不够五品官职的人家不许蓄养奴仆,够了品级的,也按不同品级规定了允许拥有的奴仆数量,凡是超过的一律由官府拣选了男子充军去打仗,女子充官役。

  公爵勋贵则另有规定。

  老秦家开国的皇帝是个拳头硬、本事大的,规矩倒是就此立了起来。这都是题外话了。

  话说回来。

  李氏这边收拾屋子,那边又说喜事班子打点不开,最近赶着成亲的人家太多,有数的几个喜娘也没空,方秀才不得不丢下手里的活计亲自去跑这事;

  沈三郎也被支使着往来照看各个铺子里送来的东西,懂不懂的也只能硬着头皮接下,如此中午只各自简单垫垫肚子,然后接着忙活。

  而方秀才在许县令这个姐夫的帮助下终于定妥了各种司仪排场,还定妥了当日用的几色瓜果糖糕,换了崭新的散碎铜钱留着撒喜钱,又让人穿出一些来留作给帮忙的人谢礼随喜。。。。。。

  如此,所有人都是忙得四脚朝天,到天黑了才回了方家;

  等晚上一家人(包括沈三郎)聚在一起吃饭的时候,一一说起来,该有的排场总算是都有了。

  =====================================

  这天晚上,沈三郎终于见到了两个小舅子:

  大的约十三四岁,已经是个小小少年了,样貌有七八分随了他爹方秀才,为了见客特地穿了一身浅青的长衫,发揪上包了浅青的布,长眉微挑,下巴微扬,这点儿跟方媛相似,小子模样很是有些。。。嗯,冷、俊!

  另一个小舅子还是个肉乎乎的娃子,看得出来还在换牙,喜欢傻吃傻笑,还爱粘着他娘和他姐。

  沈三郎自然是送了礼物去讨好小舅子们的,大的给了个杨木雕的笔筒,小的则是个大大的老鹰风筝。

  正好这几天春风荡荡,有不少孩子都自己扎个风筝放着玩儿,还很少有人特地去买个这么好的

  来放,可把小小舅子乐坏了。

  大小舅子礼貌地道了谢,小小舅子也不管天黑了,磨着要去给人看他的新风筝,气得方秀才到处寻东西要‘教训’儿子,结果李氏跟他娘一样,嗔了方秀才一句,自己捞过儿子耐心地说教起来。。。。。。

  这样多少有些显得闹腾的家中日常在沈三郎看来却格外的温情。


  (https://www.daowx.cc/bqge145436/7816453.html)


1秒记住笔趣岛:www.dao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dao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