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岛 > 密林脚印 > 第五章 老同学的吹功

第五章 老同学的吹功


  “哈哈哈,看来,你们俩闲情逸致不减当年哪。”刚走进客厅,江若淼就大呼小叫起来。/p>

  实际上,在北京,这种两室一厅的房子太普通了。/p>

  只是,它经过了精心装修,呈现中式古典风格,显得舒适而又温馨。/p>

  客厅当面墙上,悬挂着一幅结婚照。照片上,一对年轻佳偶,露出幸福的微笑。另一面墙上,则挂着一幅国画。画面上,红梅傲雪,生机盎然。靠墙一组仿红木沙前,摆着一张玻璃台面的茶几。茶几上,放着一只圆形金鱼缸。其中,游动着几条彩色金鱼。/p>

  站在客厅环视了一圈,江若淼才在沙上坐下来:“夫人呢?怎么不见夫人那?”/p>

  李子豪一边给江若淼沏茶,一边回答:“张萍接小孩去了,马上回来。”/p>

  “贤妻!贤妻!真是贤妻!子豪你好福气。”江若淼竖起大拇指说。/p>

  李子豪笑笑:“哪里哪里。”/p>

  这次到北京,江若淼是来参加全国人类学学术研讨会的。/p>

  “老同学,我来北京了,聚聚怎么样?”一到北京,江若淼就打来电话,约李子豪到他下榻的香格里拉大酒店共进晚餐。/p>

  可李子豪说,那种地方尽管豪华,但是不实惠,他吃不好。/p>

  李子豪笑着告诉江若淼,那里他曾经去过一次,可一回来,就赶紧叫张萍下了一大碗面条,才填饱肚子。/p>

  最后,他说:“到家里来吧,叫张萍炒几个小菜,大家喝几杯,既实在,又随意。”/p>

  江若淼听了,知道李子豪那倔脾气,就说:“依你的,老同学,依你的”,便问好地址,找会务组要了辆车,径直上门来了。/p>

  自从大学毕业,李子豪再也没有见过江若淼,此时见到,现他福了。/p>

  江若淼着一套灰色西装;白白净净的面庞上,架副宽边眼镜;头梳得一丝不乱;说起话来,显出一派儒雅潇洒的学者风度。/p>

  李子豪早就知道,他这位老同学可不得了。/p>

  明面上,江若淼是海城自然博物馆馆长、小有名气的人类学家,尽管还说不上著作等身,但是,论文却一篇接一篇地在核心专业期刊上表。这次学术研讨会,听说他又是主要学术报告人之一。/p>

  暗地里,江若淼是号称中国第十二大功夫——吹功的传人。/p>

  在这十二大功夫中,可以说洪拳,太极拳,八极拳六合拳,太乙五行拳,螳螂拳,蛇拳,披挂拳,长拳,  大成拳,咏春拳太极、八卦皆为硬功夫,而吹功是其中唯一的软功夫。/p>

  当然,这种排位只是吹功爱好者的自我标榜,其它十一大硬功夫的门人是从不承认的。/p>

  大家熟悉的相声,讲究说、学、逗、唱四大基本功,尽管有三番(翻)四抖、先褒后贬、阴错阳差、一语双关、自相矛盾、表里不一、歪讲曲解、违反常规等数十种手法,但最终目的在于惹人捧腹大笑而娱人,所以上得了台面,极受欢迎。/p>

  吹功讲究的基本也是嘴上功夫,但与相声天差地别的是,它融说、捧、哄、骂等于一炉,有抑扬顿挫、坑蒙拐骗、投机取巧、溢美丑诋等上百种手法,往往乱人心智,损人利己,难以见阳光,尽管门徒遍天下,但一直无法光明正大地行走江湖。/p>

  江若淼的父亲江流云是吹功第8888代传人,多年仗着一身吹功混迹江南地面,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虚实兼顾,名利双收,人们私下里给他取了“江大吹吹”、“江大泡皮”等等许多外号。/p>

  民间传说,一次,为了让人们相信他是地外文明的使者,是奉命前来拯救地球人灵魂的,他摇唇鼓舌,大展吹功,以至于使许多人得了失心疯。/p>

  从小受父亲的言传身教,江若淼深得真传,这些年屡屡运用吹功,多有收获,志得意满。/p>

  这次到北京开会,他急于在同学们公认的才子李子豪面前显示一下自己现在的功夫。/p>

  “难道吹功真有那么邪乎?!”李子豪暗忖。/p>

  李子豪记得,当年,江若淼总抱怨自己入错了门,现在,却在这门内混得风生水起。对吹功,他更加不敢小觑了。/p>

  在大学时,江若淼的吹功就初露锋芒。/p>

  江若淼学的是人类学,却十分爱好文学,他也确实具有几分诗人气质。/p>

  记得刚开始向女同学王鹃求爱时,江若淼就运用了吹功的基本功之一——哄。/p>

  江若淼写了一热情洋溢的诗,偷偷塞在王鹃的课桌抽屉里,但没有署名。/p>

  其实那诗是他从一本没有多少读者的诗集里摘抄的。/p>

  王鹃看了,鼻子就有些酸酸的,没有多猜,马上便明白了是谁塞的。/p>

  偏偏王鹃也爱好文学,同时也是一名吹功爱好者,就被他的箭射中了。/p>

  江若淼说功也很好,一张嘴十分了得。/p>

  他十分热衷于社会活动,但凡学校举行的联欢会、演讲会,都可以看到他活跃的身影,听到他富有磁性的声音。/p>

  可江若淼的专业成绩却并不怎么样。但他采用了吹功的投机取巧手法,据说他的毕业论文,还是悄悄求着李子豪帮忙完成的。/p>

  这些年,江若淼在人类学领域声名鹊起,一而不可收拾。“看来,你混得很滋润哪。”李子豪笑着说。/p>

  “啊哈,混饭吃,过日子罢了,哪能与你李研究员比呢!”江若淼运用了吹功抑己扬人的手法,这样容易给人虚怀若谷的好感,更显出自己的优越和风度。/p>

  果然,现在,李子豪一下子中了吹功的套,面上沉稳,心里却在自叹弗如。/p>

  李子豪年过不惑,现在还只是古人类研究所的副研究员。/p>

  自从现灵猴之后,在关于灵猴的保护和研究方面,李子豪与有关方面和一些学者生严重分歧,一气之下终止了灵猴考察研究,只是在所里协助别人从事一般的课题研究,在学术方面一直没有什么突出的建树和显著成果。/p>

  说起大学毕业时,和江若淼、王娟、张萍等几个要好的同学,一起到故宫博物馆参观北京猿人展览的情景,李子豪禁不住轻轻叹了一口气。/p>

  那次,北京故宫,高大的殿堂内,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国家科学院举办的北京猿人展正火热举行。悠久而璀璨的人类文明,令国内外参观者流连忘返。/p>

  展览馆里,玻璃罩内,由我国著名古人类学家裴文中教授现的北京猿人第一头盖骨,以及由贾兰坡先生接连现的三个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尤其引人注目。/p>

  此外,一座座展柜中,还陈放着数以千计的北京猿人用过的石器和古猿骨骼化石、牙齿化石等。/p>

  展馆墙上,则悬挂着反映猿人生活的油画和图片。/p>

  进入展览馆,李子豪和同学们的表情顿时肃穆起来。/p>

  女讲解员的介绍,字正腔圆,娓娓动听,把这些青年学子带到了大约一百万年前开始的中更新世。北京猿人钻木取火,集体围猎的生活场景展现在眼前。/p>

  他们一个个看得聚精会神,李子豪还从包里掏出笔记本,将精彩的解说词记录下来。/p>

  参观结束,走出展览馆,大家还沉浸在刚才的氛围中。/p>

  江若淼第一个打破沉默。他以抒情诗般的语调说:“啊,同学们,我们该为我们即将投身的事业而自豪!”/p>

  尽管大家都领教过江若淼的吹功,也早已习惯了他遇事喳喳乎乎的劲。然而,这时,听着他拿腔捏调的感叹,身上仍有起了鸡皮疙瘩的感觉。/p>

  王鹃和张萍两位女同学则“咯咯”地笑个不停。王鹃说:“江若淼,我看你富有诗人的浪漫,却缺乏人类学家的严谨哪!咯咯咯……”/p>

  “是吗是吗?王鹃师妹,你还是这样,门缝里看我?”当时,江若淼正热恋着王鹃,在同学面前,既得让着王鹃,又不肯轻易损自己面子:“你们说,诗人的浪漫与人类学家的严谨就不能结合起来吗?难道你们能否认郭沫若是一位学者?他同时就是一个大名鼎鼎的诗人呀!”/p>

  说着笑着,他们来到劳动人民文化宫。/p>

  找到一间没有游客的凉亭,他们围着石桌坐下来。谈起刚才看过的展览,大家开始七嘴八舌。/p>

  张萍说:“裴文中、贾兰坡,真是我们的骄傲。不知我们中间,能不能冒出这样的大家来?”/p>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听了张萍的话,江若淼站起来说。“我看,说不定子豪就能成为这样的大家。”说罢,挨着王鹃坐下来。/p>

  李子豪看了眼江若淼,又低下头,想了想,才抬起头来说:“谢谢若淼的鼓励,我确实想毕业后进行人类学考察研究去。”/p>

  “好啊!”江若淼和王鹃同声欢叫起来。“让我们向未来的大人类学家致敬!”面向李子豪,他们作古正经地敬了一礼。/p>

  但是。生活并不是完全按这些大学生设计的程序运行的。/p>

  毕业后,江若淼和王鹃去了海城;李子豪与张萍留在了京城。尽管他们都先后有情人终成眷属,但是,各自的境遇却不同。/p>

  江若淼和王鹃似乎心想事成,如愿以赏。/p>

  而李子豪和张萍,却在实现理想的道路上蹒跚着,走得已有些疲惫和彷徨。/p>

  此时,与江若淼坐在一起,李子豪的心里有几分怅惘,有一搭没一搭地与他聊着。/p>

  //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手机版阅读网址:


  (https://www.daowx.cc/bqge152571/7759842.html)


1秒记住笔趣岛:www.dao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dao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