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岛 > 篡清从海商开始 > 第二十四章 吴家危局

第二十四章 吴家危局


  两人的谈判,吴孟奇插不了嘴,只得在一旁听着。

  他知道吴家,除了广州牙行的买卖,最大的便是福建的茶叶生意。

  清朝与西洋最大的贸易货物就是茶叶,所以它也是牙商最看重的生意。

  看着沉默不语的伯父,他的神色有些愤怒,更多的是无奈。

  潘振海喝着茶,很有耐心的候着,吴孟奇当然也不敢多言,房间里一下就安静了。

  时间似乎一下子凝固了,等了许久,吴启恒开口了:“振海兄,你的这个条件,我答应你。”

  潘振海放下茶杯:“好,启恒兄,果然魄力惊人。既然你对孟奇贤侄如此有信心,那我也就放心了。那船队从今天开始,就交由孟奇贤侄所有。下次出海的货物由吴家、潘家共出,获利三方共享。若此次出海不顺,那吴家在福建的八处生意就全交给我们吴家来打理。不知,启恒兄,可有异议。”

  吴启恒摇摇头:“振海兄,说的我都同意,孟奇你呢。”

  吴孟奇起身道:“孟奇年幼,此事完全由伯父,您来决定。”

  潘振海见两人都同意,便笑道:“口说无凭,既然二位都同意,咱们就立个字据如何。”

  说着,他便从袖口里掏出一叠纸张,铺在了桌台上。

  吴孟奇和吴启恒一看上面所写,皆是方才潘振海所言。

  吴启恒直起身,笑了下:“振海兄,你可真是用心良苦啊。”

  潘振海也笑了:“你是知道的,我做事情,都喜欢有所准备。这是我昨日在家中所写,已经请了布政李大人做了中人。二位看看,如果没有问题,咱们就签字画押吧。”

  此文书,一式三份,三人各自签字、画押。

  潘振海小心的收好一份,然后说道:“启恒兄,既然事情已经说清楚了,那我就告辞了。”

  吴启恒端起茶碗,说道:“孟奇,代我送送你潘伯伯。”

  吴孟奇便起身道:“潘伯伯,请!”

  吴孟奇把人送出府,外面自然有潘家的仆从们候着。

  重新回了书房,屋子里多了几个仆人,正在收拾东西。

  吴启恒坐在那里,揉着头,看上去很烦恼。

  “孟奇,到我边上来。”他招招手,“你们都下去吧,老七你在外面守着,别人其他人进来打扰。”

  七叔点点头,招呼其他人一起出去了。

  房内只有吴孟奇伯、侄二人,吴启恒从书架上取下两只木盒,放在了书桌上。

  吴启恒坐了回来,指了指木盒:“孟奇,把它们打开。”

  吴孟奇依言打开了盒子,里面摆着一只晶莹剔透的玉镯。他见了,觉着这应该是父亲留下的那只。

  另一只盒子是块雕工细致的龙纹玉佩,上号的田黄玉,怕不是凡物。

  果然,吴启恒待他打开盒子后,就说到:“孟奇,镯子你是知道的。这玉佩也是一起的,你父亲在遇难前托人把它们和你一起送回来的,到我手上已经有十多个年头了。本来我是打算留一辈子的,可是如今你执意出海,也许是上苍的指示。如今都给你了,收好它们。”

  吴孟奇点点头,小心得把两只木盒收好。

  吴启恒见他收好,露出了丝欣慰的笑容:“这样也算了了我的一桩心愿。孟奇,刚才的事情,你也看到了,说说你的想法。”

  吴孟奇低头思索了下:“伯父,我看这位潘伯伯,似乎给您下了一个套,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

  吴启恒苦笑了一下:“没想到你都看出来了,看来我真的是老了。”

  吴孟奇:“伯父,真的让我说中了?”

  吴启恒点点头,然后把这些天的事情一一道出。

  原来吴老爷在拿到那张货单以后,就去了潘家。把那次买卖的一大部分,交与了潘家来做,以此换取潘家同意吴孟奇接掌船队。

  说到此,吴老爷懊恼的拍了下桌子:“是我太过轻信他人了,当时也没立个字据。本以为是自家亲戚,不会太过下作,没想到他今日会如此行事。孟奇,你要记住,以后除了自己,切不可轻信他人。”

  吴孟奇点点头,这位潘伯伯可真是藏而不漏。

  想了下他问道:“伯父,你为什么答应把家里的生意抵出去?咱们不能绕开他们吗?”

  吴启恒皱起眉头:“没办法,家里没银子了。”

  吴孟奇有些诧异:“怎么会?伯父家里不是刚做了一笔生意嘛,怎么会没银子了?”

  这的确让人生疑,吴家好歹也是多年经商的巨富之家。即使一时不挤,但应该会有些积蓄的,为何如今拿不出银子了。

  吴启恒有些为难,这些事情本不该对一个年幼的侄子多言,可是有些事情还是得跟他说明白。

  斟酌了半天,他才开口道:“孟奇,你之前那笔生意的确给家里缓了口气,不过只是治标不治本。你尚年幼,我本不该说。只是家里三个孩子,你是最有经商天分的一个。如今家里的困局,也只有你能解开了。”

  吴启恒接着便把家族这些年的苦难,对侄子一一道出。

  吴家多年为商不假,可这商人不过是乾隆皇帝的一个钱袋子而已。

  朝廷年年的摊派、捐输,早已经让广州城的牙商,成了皇帝的生钱工具。

  加上他们摊上的还是乾隆这位好大喜功的皇帝。六下江南,虽然只是去了江宁一带,可连带着广州城的孝敬从没有少过。

  而且他们与西洋商人做生意,多有账务上的纠葛。可皇帝为了天朝的颜面,西洋人欠牙商的,不准追缴;而牙商欠西洋人的,却得加倍归还。

  这一荒唐的举措,让广州城的牙商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许多大大小小的牙商,就因为此事,关门大吉。

  吴家当时,也面临如此的危局。临危受难的,便是吴孟奇的父亲,吴启元。

  正是他以弱冠之年,孤身闯荡四海,为吴家在海外开辟了一条条商路。随着而来的大量金银,也缓和了吴家的困难,使得家族得以复兴。

  可惜好景不长,一场祸事,让吴启元葬身大海。吴孟奇失去了父亲,吴家也没了海上生意。

  如今的吴家船队,不过徒有其表,实则已经是为他人下蛋的母鸡。

  若仅仅是如此,吴家也可勉励维持。最后击倒吴家的,却是总督衙门。

  吴启恒:“孟奇,你应该知道商人不过是朝廷的钱袋子。而这总督大人,就是朝廷派来取钱的。前段时间,因为那件事情,我已经把家里最后的一点银子,送了上去。”

  吴孟奇:“伯父,是我做事孟浪,让您为难了。”

  吴启恒摆摆手:“不是因为你,那事情也不是你做的。更何况即使没有那件事,总督大人也会找到其他理由的。早点把事情了了,咱们做其他事情也安心些。

  喝了口茶,他接着道:“孟奇,伯父如今已经把家里能拿出来的,都拿出来。情况你也尽知了,如果这次出海稍有差错,怕就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这次生意,可一定要做成啊。”

  吴孟奇郑重其事的点点头:“伯父,我知道了,这次的生意,我会做好。”

  吴启恒脸上有了些笑容:“好,这样我就放心了。孟奇,祖籍的事情,你不用担心,这不过是做给外人看的。总督大人不会一直在广州,一旦他离开广州城,我自会让你认祖归宗的。”

  吴孟奇:“伯父,我知道了,这些事情我都听您的。”

  吴启恒听了拍了拍他的肩膀:“孟奇,你是个好孩子。如果孟魁、孟全能像你一样有出息,我也就放心了。你先下去休息吧,明日与我出去一躺。”

  吴孟奇便行礼,退出了书房。

  ;


  (https://www.daowx.cc/bqge1603/1681452.html)


1秒记住笔趣岛:www.dao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dao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