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岛 > 篡清从海商开始 > 第一百零一章 兰巴贸易协定

第一百零一章 兰巴贸易协定


  兰芳,坤甸城,如今已是阳春三月。

  总长府内,吴孟奇和江戍城代表兰芳国正与从代表巴达维亚的里德签署一份新协议——《兰巴贸易保护协定》。这份协议签订后,兰芳国和巴达维亚共和国将正式接纳对方成为自己的贸易伙伴。坤甸城和巴达维亚的口岸将对双方的船只全面开放,而且两国互相间将实行零关税政策,这一点就是吴孟奇对荷兰人的让步。与荷兰不同,兰芳国如今还是小农社会,不太需要外部市场,而荷兰人却急需一个新的市场发展自身的经济。而这个协定签署以后,可以想象双方的贸易地点可能只会在坤甸城。因此荷兰人提出了这个要求,而吴孟奇为了尽快的和荷兰人达成协定,只得让步,取消双方的关税。

  当然他的让步还有所收获的,荷兰人也同意在军工方面对他放开一些。另外荷兰人也同意放开巴达维亚汉人的进出权,只是他们需要额外收取一笔费用。对于这一点,荷兰人很清楚,一旦双方的贸易船队频繁来往,人口的流动就会成为必然,一纸条令是很难禁止的。可是他们也不希望自己的利益遭受损失,便想出了这个办法来弥补。吴孟奇面对荷兰人的这种商人思维,也没有做太多考虑,就答应了。在他看来,荷兰人和汉人在南洋是可以共存的,只是由谁来主导而已。如今只要荷兰人愿意把交易地点改在坤甸城,日后他迟早可以拿到主导权。

  荷兰人也看到了这一点,他们知道除非使用武力,不然这件事情是不可逆转的。可今他们如今的大敌是英格兰人,而且他们之前就做过武力上的尝试,结果是得不偿失。因此现在他们也只是在想办法,减缓转变的过程而已。

  最后一条,也是荷兰人最迫切的,协议签订后,双方将共同保护行驶在坤甸至巴达维亚航道上的双方商船。

  对于这条,吴孟奇的态度是口号可以喊,事情未必要做。而荷兰人也清楚兰芳的实力,他们也只需要‘口号’而已。

  “吴先生,很高兴我们双方终于达成了共识,相信我们会在这场贸易中各取所需的。”在签订完协议后,荷兰人里德很满意,“而且吴先生如今我们已是邻居了,日后也许还有合作的机会。”对于荷兰人来说只要可以从清国的市场中分一杯羹就够了。而且在一百年前,他们就是去广州交易货品,而如今不过是把交易的地点换成了坤甸,反而对他们更有利。

  “是的,里德先生,我也希望日后还能和你们继续合作。”吴孟奇也很满意,起码他要的东西都已经得到了,虽然多了一些麻烦。

  伴随着这份新协议的签署,兰芳国和巴达维亚当局还签署了很多贸易订单,其中最主要的一件合同是巴达维亚造船厂愿意为兰芳国建造两艘风帆战列舰。两艘战列舰其中一艘高达五十万两白银,装备着七十至八十门火炮,排水量可能达到两千吨。而另一艘的造价也有三十万两白银,装备有五十门火炮,排水量超过一千吨。当这两艘战舰交付后,吴孟奇将围绕他们组建真正的兰芳海军。而单单这笔订单,兰芳国就需要支付给巴达维亚白银一百五十万两。

  除了这笔订单外,吴孟奇还购买了两艘老旧的单桅纵帆军舰和数艘商用帆船。这种战舰造价便宜,每艘不过十万两,而且速度很快,吴孟奇打算用它们作为信使连接兰芳和清国。如今吴孟奇已经把自己手中的银子和兰芳国库花的差不多了,而且年底的时候他还需要支付给荷兰人一百万两才可以把那两艘风帆战舰弄到手里。

  而送走了里德等人后,江戍城终于表示出了自己的不满。

  “孟奇,你怎么会想到和这些西洋人合作,你外公可是最恨他们的。”

  吴孟奇看着江戍城生气的样子,有些无可奈何。对于他的态度,吴孟奇可以理解,生活在南洋的汉人大多数都厌恶西洋人。

  刘司言在旁边见了,连忙说道:“副总长,总长如此做,对兰芳是有好处的。”

  “好处?什么好处,我看迟早会给西洋人害了,这些都是吃人不吐骨头的狼。孟奇,你这一下就把兰芳人幸苦几年才能挣到的血汗钱,送给了荷兰人,真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江戍城说完,气哄哄的走了出去。

  刘司言看着他出去的背影,转身道:“总长,您别生气。”

  “没事。”吴孟奇笑着摆摆手,“刘先生,你把和荷兰人交易的事情安排一下。以后码头的时候,你得多费些心了。”

  “好的,总长,那我先出去了。”

  经过两个月的时间,枪炮厂终于建成,吴孟奇也在第一时间领着人来此参观。

  枪炮厂地处坤甸城的西北角,这里不单单有枪炮工坊,还有很多配套的熔炉。铸炮造枪一般需要用到铁或者铜,而铜矿比较稀有,用的最多的还是铁矿,如今这里的熔炉大多数为炼钢所用。

  整个枪炮厂分为很多部分,每个部分生产着不同的部件。自从英国人发明了流水线作业后,荷兰人很快也学了过来,现在这个由荷兰人指导所建的枪炮厂就是流水线操作。当然这个时代的流水线很简单,只是单纯了做了一些分工而已,但仅仅是这样,工作效率也不是以往的家庭作坊可比的。在这里参观了一下后,吴孟奇发现自己支付给荷兰人的金子,花的还是物超所值。

  “你问一问理查德先生,现在一个月可以产出多少火枪,多少火炮。”

  吴孟奇对荷兰语不太懂,只得让跟着自己的汉人翻译给荷兰工匠听,而理查德便是亚历山大找来枪炮工匠。

  那个从巴达维亚出来的汉人翻译和荷兰人沟通后,返回来说道:“总长,理查德先生说现在一个月可以做出五十把火枪,不过火炮的数目他现在也法说准。他还说现在这里的工匠还不熟悉,等之后产量还能再增加。”

  吴孟奇听了没说什么,万事开头难,可只要开头就会好的。

  他拿起一把刚刚做成的滑膛枪看了看,跟之前从荷兰人手中买来的差别不大。虽然现在枪炮厂产量不高,可是这造价可比自己从西洋人手中买的便宜了不知道多少。如今这样一支从坤甸枪炮厂出产的滑膛枪,只需要三十两银子,而且产量提高后这个价格还会更低。

  “带我去看看火炮的制造情况。”

  相对于火枪,他对火炮更敢兴趣。在这个时代火枪的威力还没有领先弓弩太多,火炮才是制胜的关键。当然火枪还是其他方面的优越性,要不然吴孟奇也不会花心思去改造兰芳国的陆军。,

  “好的,总长请跟我来。”

  吴孟奇跟着他们来到了一旁的火炮制造工坊,正好看到一个汉人工匠正在操纵一台脚踏车床,给一门火炮胚子钻膛。

  “总长,这门火炮刚刚完成铸体,现在正在钻膛。”

  吴孟奇听了翻译的回话,点点头。他看着眼前的这一幕,心里知道兰芳的军工产业终于走出了第一步。他随后在周围转了一下,发现了几筐制作好的炮弹。

  “这些都是咱们这里做的?”

  “是的,总长,这些都是。这是实心弹,这是开花弹,这是葡萄弹。”这个汉人翻译天天跟着西洋人在枪炮厂呆着,对这里的事情很熟悉,便给吴孟奇介绍道。

  吴孟奇捧着一枚实心弹,笑道:“你在这里学的蛮多的嘛。”

  汉人翻译听了,笑道:“总长,这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咱天天待在这里,总得学些什么嘛。”

  “好,等你全学会了,我就让你管这里。”

  “真的?

  “真的,你叫什么?”

  “总长,我叫汪光远。”

  “好,汪光远,我记住你了。只要你好好干,我会给你机会的。”吴孟奇拍了拍他说道,接着转头对着跟自己来的刘司言道,“刘先生,从现在开始这里的事情,你多留意下。荷兰人需要什么,都提供给他们,不要吝啬。另外这些荷兰人的安全一定要保护好,你知道兰芳人不是很喜欢他们,我不想他们在这里出事情。”

  “好的,总长,我会安排好的。您还有其他吩咐吗?”

  听了刘司言的话,吴孟奇想了一下,说道:“另外,你组织一些孩子,大概十五六岁的样子,让他们来这里学习,兰芳国需要更多这样的工匠。”

  吴孟奇说完,转过身继续看着那个汉人工匠,踩着脚板,钻着膛,心里想着两个字:希望。

  ;


  (https://www.daowx.cc/bqge1603/2910394.html)


1秒记住笔趣岛:www.dao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dao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