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岛 > 明越坡 > 第九百二十六章 大开杀戒

第九百二十六章 大开杀戒


  朱棣冷哼了一声,说道:“你当本王是傻子吗?那尸体明显比建文帝小了一圈儿,一看就不是建文帝。”

  方孝孺辩解道:“王爷此言差矣!无论是人的尸体也好,还是动物尸体也好,一旦被火烧,便会蜷缩,尸体比本人小一号,那完全正常。”

  朱棣狠狠地瞪着方孝孺喝道:“你再不老实,小心本王立即斩了你。那尸体手腕之上还戴着一对烧黑的玉镯,圣上会戴玉镯吗?那明显就是一个宫女的尸体。”

  不得不说,朱棣的观察和思维能力是相当出色,他就看了那么一小会儿,就立即发现了破绽。那为什么朱棣当场不质疑方孝孺和练子宁二人呢?

  因为朱棣已经明白,建文帝肯定是溜了。如果那个时候一质疑他们两个,建文帝出逃的消息就会立即传遍天下。

  正所谓“天无二日,国无二君”,只要建文帝在活在世上,自己当皇帝的合法性就会受到世人的质疑。在当时那种情况下,朱棣唯有顺水推舟,让人收殓那具尸体,为“建文帝”下葬。

  也只有让“建文帝”下了葬,自己才能顺利地坐上帝位。也只有顺利地坐上了帝位,自己才能探寻建文帝的下落。当然,这个事情必须秘密进行。

  朱棣的这番思谋,方孝孺和练子宁二人从他让兵士们收殓那具尸体,说要为建文帝下葬开始,也已经揣摩透了。

  因此,这个时候,方孝孺冷笑着对朱棣说道:“那具尸体就是建文帝的,难道不是吗?”

  看着方孝孺那副冷笑的表情,朱棣知道今天从这人口中已是得不到任何答案了。本来朱棣是动了杀心的,但他想起此番南征之前道衍和尚叮嘱他的话,他只好摆了摆手,让方孝孺退下。

  因为道衍和尚在朱棣离开北平之前,曾反复叮嘱他,攻下应天之后,一定要善待建文朝的大臣,以收复人心,特别是那个方孝孺,千万不能杀,他可是读书人的偶像。

  朱棣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杀这些人容易得很。先留下他们的性命,因为他们还有利用价值。等到将来没有利用价值的时候,取他们的性命还不是自己一句话的事儿。

  下一个被单独审问的是练子宁。同样,朱棣从练子宁的口中没有得到任何有价值的消息。

  方孝孺和练子宁二人并没有被朱棣收监,但是二人已被监视居住,相当于被软禁了。

  方孝孺和练子宁二人之所以不跟着建文帝一起逃亡,就是要用自己的一死,来迷惑燕王,让燕王朱棣真的认为建文帝已死在大火之中。

  倘若方孝孺和练子宁二人跟着建文帝一起逃亡,那就是十分明显地告诉朱棣,建文帝已经逃了。当时燕军所向披靡,各地官员见建文帝大势已去,纷纷向燕王投降。在这种大环境之下,建文帝是很难逃得出燕王的手掌心的。

  唯有让世人都以为建文帝已丧身于大火,建文帝才有逃脱的机会。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朱棣知道建文帝逃了,他也不敢明目张胆,更不敢大张旗鼓地去追捕建文帝。反而为了自身皇权的合法性,朱棣只能选择“相信”方孝孺和练子宁二人的话,向世人告之:建文帝已丧身于大火之中。

  当然,虽然燕王朱棣不敢明面上去追捕建文帝,但他绝不会放弃。按照正常的思路,建文帝逃出应天之后,肯定会去自己昔日的两个心腹汇合。这两个心腹便是正在江浙一带募兵的齐泰和黄子澄。

  于是乎,朱棣命朱能率麾下精锐去剿灭齐泰、黄子澄。朱棣还单独授意朱能,如果发现建文帝的踪迹,不要有任何顾虑,让他以一个普通兵士的身份死于乱军之中,就是最好的结果。

  在这里,咱们不得不佩服方孝孺和练子宁二人的先见之明。他们坚定地选择让建文帝出城之后去找长江上游的黄观,而不是去找齐泰和黄子澄,终于为建文帝寻得了一线生机。

  齐泰、黄子澄二人本来还募集了一点儿人马,就在他们回应天勤王的途中,应天方面传来了燕王攻下应天、建文帝已丧身于大火的消息。那些募集而来的兵士都十分识时务地散了,齐泰、黄子澄二人只得带着少量的亲信逃亡。

  但是,十分不幸的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齐泰、黄子澄二人很快便被抓回了应天。

  朱棣想从他们二人口中得到建文帝的下落,自然是什么都得不到,因为这二位真的不知道建文帝已经出逃了,他们真的认为建文帝已丧身大火。

  虽然这趟出发之前,道衍和尚曾叮嘱过朱棣不要乱杀建文朝的文臣武将,但这个叮嘱肯定不会适用于齐泰、黄子澄身上,因为这二人正是他当初发动“靖难之役”,要清理的奸臣和小人。

  齐泰和黄子澄都死得很惨,被车裂而死,也就是咱们通常所说的五马分尸。更惨的是他们的亲朋好友全都受到株连,不是被诛杀,便是被流放,反正都是没有落到好下场。

  齐泰、黄子澄募兵勤王失败,盛庸不忍麾下兵士全部跟他一样将身家性命搭上,于是,盛庸率众投降。第二年,盛庸因受到他人举报,说他仍旧怀念建文帝、对永乐新朝有异心,被迫自尽。

  盛庸一降,焦玉自然是跟着投降了,好在焦玉的下场比盛庸是好多了。朱棣作为一个很有开拓进取精神的皇帝,他很快认识到火器在军事作战中的巨大作用,后来他组建了神机营,成为禁军三大营之一。而焦玉则成为明朝神机营组建的重要班底,这是后话。

  在建文朝的诸多重臣之中,铁铉无疑是最特别的一位。当朱棣攻入应天、建文帝丧身大火的消息传出之后,齐泰、黄子澄等人募集的勤王兵马很快就散了。迫于形势,连盛庸这位当时的军中最高指挥官都投降了,铁铉依然在济南坚守。

  朱棣派大兵围攻济南,并派出多人前去劝降铁铉,可铁铉就是不降。由于当时的济南已成为一座孤城,且城中有许多人见天下大局已定,便萌生了开门投降的想法。

  铁铉虽然抱定必死的决心,欲与济南城共存亡,但济南城中的军民不会人人都跟他一样想。最终,济南城破,铁铉被俘。

  朱棣亲自劝降被俘的铁铉,因为朱棣清楚,铁铉可算是建文朝最硬气的大臣,如果能降伏他,那是十分有意义的。

  让朱棣没有料到的是,铁铉不仅不接受朱棣的亲自劝降,还当面大骂朱棣,说其是乱臣贼子。

  朱棣大怒,不仅将铁铉凌迟处死,还将其父母流放、儿子发配充军、妻子和女儿皆被抓入教坊司充当女乐。

  大家可别小看了这在教坊司充当女乐,以为就是去充当艺伎。这教坊司隶属于礼部,不仅要负责庆典及迎接贵宾演奏乐曲事务,同时还有另一个重要的任务,那就是官方妓院。铁铉的妻女皆被抓入教坊司为女乐,其下场大家应该可以猜想得到。

  虽然朱棣很痛恨铁铉,但对铁铉的精神还是相当推崇的,他曾多次当着众臣的面,说昔日的铁铉是朱允炆身边最有骨气之人。

  嘿嘿!既然朱棣如此推崇铁铉,那他为什么出手又如此狠毒,让铁铉被凌迟而死、让铁铉的家人受尽折磨呢?这不是有点自相矛盾吗?

  其实,这就是屁股决定立场。因为铁铉直到死,还是忠于建文帝朱允炆,这是朱棣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的。就这一点来说,朱棣是绝不能容忍这个人还活在世上的。

  但是,推崇一个死去的铁铉,这是在为自己永乐朝的臣子树立一个道德标杆,教育他们都要像铁铉忠于建文帝一样忠于自己。这是朱棣肯定会去做的,这也是一个看似前后十分矛盾的行为,为什么会出自朱棣之手的真正原因。

  七月,朱棣即位称帝。称帝之前,他曾要求方孝孺为其起草即位诏书。方孝孺是当代大儒,也是建文朝重臣,如果他能亲笔为朱棣起草即位诏书,那无异于向世人宣称,建文朝的遗臣和天下的读书人都是拥护朱棣称帝的。

  可无论朱棣如何软硬兼施,方孝孺就像是一粒铜豌豆,毫不为之所动。不仅如此,方孝孺还当面硬怼朱棣,说其是篡位……

  朱棣大怒,也顾不得先前道衍和尚的叮嘱了,车裂了方孝孺。紧接着,态度比方孝孺还要强硬的练子宁也受到了同样的待遇。朱棣还下令,抓捕方孝孺和练子宁二人的族人。

  就这样,练子宁的老家临江府峡江镇练家寨即将迎来灭顶之灾。这事儿,咱得先从一路逃到池州的建文帝说起。

  话说黄观在江州至安庆一带募兵,而池州正是黄观的老家。当建文帝在练子通的护送之下赶到池州的时候,燕王攻入应天、建文帝丧身于大火的消息早已传到了安庆。

  :。:


  (https://www.daowx.cc/bqge165023/8832398.html)


1秒记住笔趣岛:www.dao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dao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