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岛 > 红楼之贾政 > 第一百六十九章 再叮嘱李纨初受训,保平安贾政献计策

第一百六十九章 再叮嘱李纨初受训,保平安贾政献计策


  长安县候府,客厅。

  第二天贾政就让一群孩子到林如海那里玩了,正好贾敏还有林如海可以解释解释她们心里的疑惑,免得在心里留下什么阴影。

  其实贾政给她们解释是最好的,可是昨天他的心情不是很好,所以解释的似是而非,今天他还有更多的事要做只能“考考”林如海的智慧了。

  贾政把王氏和李纨还有贾珠都加了过来。

  “今儿叫你们过来,是准备询问你们一些事。

  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想必你们也听到了,昨儿我处置了惜春的奶娘。”

  贾政微微抬眼看了他们一下,说道。

  贾珠第一个站起来认错:“父亲,是儿子的过错。

  父亲让儿子管着这个家,结果是儿子没有照顾好几个妹妹!

  还让她们受了如此大的委屈,还请父亲恕罪!”也不知道出于什么目的,贾珠把所有的错都揽在了自己身上。

  贾政摇摇头,盯着他:“这不是理由,如果只是最近好开始我还会相信,可是毕竟快两年了。

  你毕竟是在外宅的男子,可以不知道,但是你母亲和你媳妇她们为什么不管。”

  说着就把目标直接对准了王氏和李纨。

  两个人都有点尴尬,还没等李纨起身,王氏就首先开口道:“老爷,这个怪妾身,珠儿媳妇因为有了孩子之后也不怎么管事,只是一心一意的看孩子。

  之前妾身只想着她们在家里相比也没有人能欺负,可是万万没想到还是出了这样的事情。在之前我就听到了这件事情。

  但是她毕竟是惜春的乳母,也就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惜春这个丫头自己也没说出来,我就想着给她留一份颜面。”

  贾政无语的看着她,这理由找的,难道帮着惜春管了奴才还驳了她的面子不成,她就是一个深闺中的小姐,你这个做主母的不帮着还有谁可以帮助她?

  “行了,你们也别找理由了,具体是怎么回事咱们都心知肚明的,谁是三岁小孩不成?

  我之前就说过,家里的财产都已经分配完毕了你们怎么还这么小心眼?他们几个只是姑娘家家的,又不会过来和你们抢什么,最多也就是在出嫁的时候填一点嫁妆罢了。

  先不说会有多少钱财,你们就确定之后没有用到她们的地方?一定要把感情放的这么淡吗?

  更别说她们都是你们的亲侄女、亲外甥女的,说起来都是亲人吧,你们如此做要是有一天被传出去,还想要名声?”

  王氏和李纨低着头沉默不语,她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贾政的问话,之前的确是她们做错了,可让她们承认欺负一个孤寡女童,怎么也开不了口。

  贾政也知道她们的心思,不过是要着自己的那点脸面罢了,心里的失望不要提有多少了。

  一个人要是不能正视自己的错误,还有什么担当,虽然她们是女人,可并不能作为她们躲避的借口!

  之前李纨贾政一直没有接触过,总认为她最起码不会和王氏一样,可现在看来就没有人不是自私的。

  “还是和之前说的那样,家里所有的孩子都是一个样的。

  她们要是不在咱们家,也就没什么好说的,我们也不可能眼巴巴的跑到别人家里去救济。

  可既然到了咱们家,那就是自己的孩子,有必要分的那么清楚吗?

  有时候你这个做母亲的,做嫂嫂的好好跟着元春学学,别整天计较那点鸡毛蒜皮的事情。

  她们吃不穷你们,穿不穷你们,扣扣搜搜的凭白让人看着寒酸!

  一个孤女,在咱们家竟然连自己的一点首饰用具都保护不了,这个家的家教还有什么值得别人称赞的,只不过是泼皮落魄户罢了!”

  王氏和李纨羞的满脸通红,赶紧站起来保证之后一定不会出现那样的情况。

  贾政也点点头,“这件事,我也有错,惜春这个孩子是从小我看着长大的,可是随着她的年龄越来越长,我也就不好意思在有事没事的往她的屋子里去了,慢慢的就忽视了对她的关心。

  我也不是要责骂你们什么,如果真的是问罪,以我的性格估计会让你们在大庭广众之下下不来台。

  之所以没那么做就是给我们所有人都留一点时间去思考。

  不是让你们思考怎么后悔,而是让你们思考怎么对待自己的亲人!”

  贾政既不想把王氏弄的没脸没皮,时不时的敲打是有好处,可要是弄的一个人把别人的打骂成了习惯,哪还有什么可惧怕的?

  更不想因为这件事让李纨难堪,自从她到贾府这么久,贾政还真没说过她什么。

  毕竟贾珠是长子,他的面子在很多时候都是代表着侯府的面子。贾政也是一个做长辈的,他对贾宝玉都能忍受这么久更何况是自己的儿媳妇。

  “行了,你们退下吧,之后怎么做就看你们自己的了,”

  贾政摆了摆手,让她们退下,自己转身慢慢的往书房走去。

  贾政还没时间理会太多,他心里还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自己忙碌。

  上一次皇帝和贾政被士子在堵在宫内威胁了一会,贾政也终于知道后人为什么说明朝的灭亡东林党要负很大的责任了。

  古代人读书识字的人很少,有时候你到一个农村,可能识字的也就那么一两个人。

  所以读书人的嘴就成了百姓了解朝廷动向,皇帝、大臣的人品好坏最重要的来源。他们基本掌握着朝廷所有的舆论动向,这也是为什么每个朝代都会优待士子的原因。

  毕竟要是大部分读书人说一个人时坏蛋,那这个人基本就已经是坏蛋了,再被他们往史书上一写,基本就可以盖棺定论了。

  贾政不想自己百年之后,被污蔑成秦桧一般的人物,到死了还得到一个被别人挖坟鞭尸的结局,他必须打破这种局面。

  这件事他思考了很久,始终拿不定主意是不是放出来后世的那个大杀器,可是要一直这么下去,他和皇帝肯定会被黑的体无完肤,自己的后人也别想有好日子过。

  皇帝还可以,最起码他的后代要是倒了,那基本就是改朝换代。历代就没有哪一个朝廷会对前朝大加赞赏的,不黑一黑都不足以显示自己有多英明。

  可贾政不行啊,说不定等这一位死了,下一位皇帝就三人成虎的把他打成奸臣,基本就是把命运交到这群人的手里,他怕自己的心血白白浪费不说还让人扭曲成恶棍。

  打定主意,贾政就开始写了起来。

  他要给皇帝弄的就是报纸!

  在古代,一般有官府的邸报,可那还是给官员和读书人看的,都是一些朝廷政策或者明发圣旨之类的,基本没老百姓什么事。

  贾政准备结合秦朝的一项制度来推行报纸行业,让报纸更加通俗易懂不说,还能让更多的普通百姓了解到上面到底是什么内容。

  大家熟知的秦朝就是“焚书坑儒”,都是什么严刑峻法之类的,可他做了一件让现代人都佩服的举措。

  那就是让地方官给百姓讲解秦朝律法,保证每个人都会知道基本法律,不然就是父母官的失职,这可是会被问罪的。

  贾政也可以啊,他不让地方官读,可是读书人也不少啊!朝廷花费那么多钱财供养读书人,他们不可能除了考试再什么也不做,就寻欢作乐吧,这就成了贾政报纸行业能推行的主力军了。

  只要真的推行开来,读书人就再也不能控制舆论,就算一堆人想曲解,又不会是全天下人都不明事理。

  除非报纸本身就失去了真实性,让报纸成为欺骗群众的工具。

  贾政一边想一边写,一直到傍晚,贾政才算写完,之后又是一阵修改。

  他也没再重新誊写,直接在原来的奏折上修改起来,把一些需要加的意见弄进去,贾政知道这玩意儿就是一个双刃剑,尤其是在控制民意这方面,只要一份报纸成为主流,基本就能煽动所有人的情绪。

  所以他虽然决定献出去,可心里的担忧一只在。他不知道在这个人治的社会里,拿出这么一个东西到底合适不合适。

  写完之后,贾政把奏折放在桌子上又思考了很久才慎重的在后面用了自己的大印,然后用信封装起来,又用蜡胶封印才长长的舒了口气。

  他不知道送上去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可这是他能改变现状的唯一办法了,你别指望着一张嘴和千万张嘴吵架,那就是自己在找虐。

  “来人!”贾政做完这一切,对门外的侍卫叫了一声。

  一个穿着戎装的大汉走了进来。

  这是皇上送给贾政的那些将士之一,贾政也没有把他们真的当作家将,平日里也是客客气气的。

  “你亲自去把这封信送给陛下,记得除了陛下别让任何人打开!”贾政严肃的交代。

  那汉子双手抱拳,然后接过信一言不发的走了出去。

  贾政放松的躺在椅子上,眼神飘空,他能想到的都写了进去,包括发行报纸的好处与坏处,至于皇帝如何取舍那就不在贾政的控制范围里面了。

  慢慢的站起来,贾政揉了揉发酸的手腕,走出了书房。


  (https://www.daowx.cc/bqge175931/9113761.html)


1秒记住笔趣岛:www.dao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dao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