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岛 > 美洲之皇 > 第59章但有允或不允两句话而已

第59章但有允或不允两句话而已


  对于怎么安置突厥战俘,李唐朝廷爆发了一场激烈的讨论,以温彦博为首的大臣坚决反对将突厥人内迁卖给李汉,认为会让草原上出现一个势力真空,从而让其它草原部落崛起,所以还不如支持突厥人留在草原上,这样即可以抑制其它部落,又能让大唐多一道屏障,若是卖给了李汉,嗯,这可是资敌啊,想想看,若是这些战俘被李汉消化了,那李汉就会拥有一支强大的骑兵,温彦博这样的儒家官员对于不把儒家思想当正统的李汉极为仇视,李承宗想得到这些战俘,哪里有那么容易?温彦博想法很简单,那就是不能便宜了那些叛逆

  不过以魏征为首的一些大臣却坚持支持将突厥人卖掉或者内迁,他们认为将突厥人留在草原上迟早必生祸患,李汉那边愿意用盐铁来换,可以,只要李汉答应这些突厥人终生不得会华夏不就行了,换来的盐铁富国利民,这可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好事,要是怕资敌,那也不要紧,将他们内迁至咱们汉人控制区,然后以汉礼教训,用不了多久,这些突厥人就会完全被汉人消化,也彻底的解决了突厥人的问题。

  也正是因为意见相左,所以现在朝堂上为了这件事也是吵翻脸了天,特别是温彦博和魏征两人,简直是一见面就吵,甚至都快要发展到动手的地步了。

  李二听的头都大了,温彦博和魏征说的都很道理,自己也很眼馋李承宗答应的盐铁,可也怕搞不好就成了资敌,一个不小心若是清空了草原,那薛延陀和铁勒是不是高兴死了,不过魏征说的也不错:晋代有魏时,胡部落分居近郡,江统劝逐出塞外,武帝不用其言,数年之后,遂倾瀍、洛。前代覆车,殷鉴不远。陛下必用彦博言,遣居河南,所谓养兽自遗患也。这可咋办?李二快要愁死了,不过他啊身后可有一个奇女子,那就是长孙皇后,在问清了李二为何发愁之后,她笑了这有何难,突厥人那么多,一分为三不就得了,至于承宗那孩子,呵呵呵,二哥不是臣妾多言,若不是他一再退让,哪有咱们夫妻做天下的份儿,怕是父皇的开国帝皇之位也包不住吧“她轻飘飘的一句话敲醒了李二,嗯,狗屁的皇权天授,怪不得臭小子宁愿远走海外也不做这华夏皇帝,从各个方面综合来的信息自己这个皇帝远没有人家那个皇帝当的自在,人家那里可没有世家门阀佛道儒在给你扯后腿

  李二思索了许久,又和长孙无忌等几个自己的绝对心腹商量之后,决定部分采纳温彦博的建议,在原先突利可汗统治地区设置顺州、祐州、化州、长州四个都督府。突利为顺州都督。顺州,侨治营州(治所龙城县,在今辽宁朝阳市)五柳戍。投唐的突厥酋长,都被授予将军或中郎将之职,五品以上官员多达百余人,几乎占朝中同级官员总数的一半。至于颉利所部10多万人,李二只能不好意思了,盐铁迷人眼啊,颉利啊,只能拿你的部族换盐铁了

  颉利既灭,李二顺理成章的混成了天可汗,可他心里还有刺儿,明面上的刺儿是嚣张的高句丽,暗地里的刺儿就是他的好侄子李承宗了

  说起高句丽,还得从隋朝攻打高句丽惨败后说起,大隋因此国内发生民变而灭亡。高句丽对于继起的华夏王朝唐朝仍然敌视,至于李承宗的李汉王朝那更是不共戴天之仇,汉军从它建军那年开始就以从高句丽身上啃肉为己任,两大汉人王朝硬是逼得高句丽与突厥人达成了联盟,不过现在颉利成了李二的阶下囚,这联盟自然也就完蛋了,兔死狐悲之下,631年,高句丽开始在辽东建千里长城以防止李唐的进攻

  同时高句丽国主高建武因为之前汉军海军和海军陆战队屡屡攻破辽东的卑沙,乌古等沿海城市,老高同志无师自通的点亮了”《禁海令》和《迁海令》“两项技能,高句丽版本的《禁海令》严格禁止高句丽商民船只私自入海,不允许用李汉和李唐的产品、货物进行海上贸易,有违禁者,不论官民,俱行正法,货物充公,违令者之财产奖给告发之人;负责执行该禁令的文武各官失查或不追缉,从重治罪;保甲不告发的,即行处死;高句丽沿海可停泊舟船的地方,处处严防,不许片帆入海;如有从海上登岸者,失职的防守官员以军法从事

  至于《迁海令》就更凶残了,高建武下令将高句丽沿海及各岛屿的居民内迁三十至五十里,居民官兵全部迁移到界线以内,在沿海一带形成一个无人区;沿海滨向内若干里界线由各地官兵划出,并严令军民人等不得私出境外,违者处斩。并在贞观五年(631年)勒令东南沿海滨海三十里的高句丽边民迁离故土,并沿内迁三十里处开挖两丈余深、两丈余宽的壕沟,临沟筑起四尺余厚、八尺余高的城墙,每五里设一个瞭望台、二个烟墩、三十里屯兵秦汉时期抵御北方少数民族入侵修筑在草原与田园之间的“长城”,如今修筑到了内陆与海洋之间,与高句丽西边的千里长城形成了人类历史上的绝无仅有的被长城包裹起来的国家

  高句丽之所以会变成这样,一方面是因为于贞观五年(631),李二“诏遣广州都督府司马长孙师往高句丽境内收瘗隋时战亡骸骨,毁高丽所立京观。”李二此举,无非是宣抚国中战殁家眷的一种姿态,告慰死者,当然,亦有震慑高句丽,重塑宗主国威严的意图。但如果认为这是向高句丽宣战的讯号,则是高建武惊弓之鸟的想法。另一方面就是高建武听到了李汉准备李唐联合灭掉自己的打算。如果说李唐还算君子之国的话,那李汉就是不折不扣的虎狼之国了

  颉利完蛋之后,李二以高句丽据有的“辽东”(当时的“辽东”的概念略同于汉朝四郡的范围,即中国东北辽河以东地区以及朝鲜半岛的北部)为“旧中国之有”,而今“九瀛大定,唯此一隅”,决心将对高句丽的征伐作为华夏统一战争的最后部分,联合李汉王朝出兵高句丽

  “朕发卒数万攻辽东,彼必倾国救之。承宗贤侄遣舟师出东莱,自海道趋平壤,水陆合势,高句丽取之不难,只是这平定之后??”李二望着李汉特使王启民,一脸的狡黠,没办法别看李二刚打完了灭颉利之战,可这国库也消耗了不少,李二不明白,为什么对面的李汉无时无刻不在打仗,为啥汉军反而越打越强呢?

  “唐皇陛下,我家陛下说了,只要您出兵数万佯攻高句丽的辽东,牵制住他们,剩下的全交给我们就是了,至于我们之前提过的高句丽地盘问题,我们的承诺依然有效“王启民的回答很简单,只需要李唐牵制高句丽陆军部分主力就好,我们李汉准备单干了

  只是佯攻,就能拿到高句丽千里沃土,那他李二愿意啊,很快李二下旨让李世勣、李道宗两位大唐名将分别担任正副统帅,率领六万步骑对高句丽窃据的辽东之地展开佯攻,在李世勣、李道宗出征之前,李二就告诉他们你们任务就是佯攻,若是汉军那边得手了,那咱们也扑上去狠狠咬一口,若是汉军败了,你们撤回来就是,李二的算盘打的这个精啊

  此时的高句丽,荣留王高建武与大对卢(就是丞相)东部大人渊盖苏文的矛盾趋于明面化,两人几乎到了兵戎相见的地步,此时传来了李唐派遣大军攻击辽东的噩耗,也没让二人从内斗里走出来,他们只是在击退李二一事暂时达成了妥协,双方各带一支精兵驰援杨万春的安市城,让人苦笑不得的是作为高句丽国主的高建武竟然对渊盖苏文的军队一点办法也没有

  在得到了两人均离开高句丽国都平壤城的情报之后,李汉果断发动了对高句丽的闪击作战,张镇周,麦子仲,陈棱,阚棱(此公在本时空并没有随着老主子杜伏威一块去死,他的亲兵是李汉的密谍,在他的努力下,此公投奔了李承宗)等镇守李汉西部疆土的大将组成联合指挥部,遵照汉皇李承宗的指示,对高句丽发动闪击战

  汉军以老将张镇周为帅,兵分两路,张镇周,陈棱一路攻击辽东半岛,麦子仲,阚棱则带兵直扑平壤城,得益于高句丽的禁海政策,原本还算强大的高句丽水师烟消云散了,汉军毫无悬念的就成功登上了高句丽人的地盘,尤其是阚棱麦子仲的东路军,直接乘坐战船逆大同江而上,直接就抵达了平壤城的东门附近,在与城内的锦衣卫取得了联系之后,麦子仲就下令炮兵开炮,砸开平壤城

  轰轰轰!连番的炮声连续地轰鸣着,转眼前火光在高句丽都城的门洞里狂闪着,汉军军官们的望远镜里,很快就能看到了沉重的木门被炮弹砸出了好几个洞洞眼眼之后,吱压着朝着城内倒下。这个时候,阚棱兴奋地一提马缰,雪亮的长槊直指前方:“汉军威武!!!”八千多名汉军精锐铁骑一同挥起了手中的武器,狂吼着那令所有剽悍军人都会热血沸腾的口号,放开了缰绳,纵马朝着正前方的高句丽都城那已经被打开了的东门直杀而去。

  城头之上,一堆被刚才的炮火声震傻了的高句丽士卒瞪大了惊惧的眼睛,望着那像是一条黑色的巨龙一般扑来的汉军铁骑,一位高句丽的城卫将领拔出了手中的长刀,还没来得及吼出什么,只听一声弦响,咽吼刺入了一支羽箭,颓然倒伏在女墙上,四肢无望地抽搐了会,从城墙之上直接翻滚了下来……近万的汉军铁骑挥舞着刀兵杀入了高句丽的柳京的时候,胜利的天平已然完全倒向了汉军一方

  紧跟在近万精锐骑兵之后的是五万归化倭人组成的步卒,他们随着汉军骑兵快速的杀进了平壤城,好端端的平壤城顿时陷入了汉军的魔掌之中,留守平壤的高句丽贵族可就遭殃喽,汉军在锦衣卫情报人员的带领下,一家一家的抄家灭族,他们数百年压榨百姓积攒的财富全部便宜了李汉

  扑棱棱几只军鸽带着平壤城被拿下的消息去了张镇周那里,正在扫荡辽东的张镇周得知平壤已经拿下,自己与渊盖苏文和高建武他们在新城连番大战,尽管高句丽方面几乎是倾尽全国之力,但无奈面对有代差的汉军,就算渊盖苏文再怎么“貌魁秀,美须髯,冠服皆饰以金,佩五刀,左右莫敢仰视。使贵人伏诸地,践以升马。出入陈兵,长呼禁切”也没什么鸟用,高句丽人的血水染红了辽河,却拿汉军一点办法也没有

  张镇周派人给高建武和渊盖苏文各自下了一份最终通牒,放下武器,无条件投降,大汉会饶尔等狗命,而且张镇周还在通牒上写道,今平壤城已破我军之条件,断无更改之理尔等没得选择,但有允或不允两句话而已!

  但有允或不允两句话而已!好张狂的一句话啊,渊盖苏文和高建武在看到平壤城已经是人家的时候,两人都感觉天旋地转,连身子都不是自个的了,此时两人都明白再也不能内耗下去了,平壤没了不要紧,大高句丽还有丸都城

  但问题是你想走,不是说你想走就能走的了的,西边的唐军可是有两大名将坐镇,很快李世勣、李道宗就觉察到了高句丽人的颓势,在确认高句丽人的王城已经被汉军攻破之后,他们俩无良老汉决定绕过杨万春这块臭狗屎,抄捷径堵了高句丽人前往丸都的后路,这下可真要了高句丽人的亲命了


  (https://www.daowx.cc/bqge197991/10247440.html)


1秒记住笔趣岛:www.dao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dao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