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岛 > 女相长遥 > 第三百三十四章 所谓朝堂

第三百三十四章 所谓朝堂


  而与此同时,万里之外,大魏国都,盛京,表面上,依旧是一片歌舞升平。

  积压了几个月的积雪逐渐融化,露出了干净的青石板街道,路边的店铺都纷纷打开关了整整一冬的大门,招呼着来来往往的行人进来看?看。因为之前那妖异的大雪,许多店铺都不敢开门卖东西了,尤其是卖吃食和衣物的店铺,生怕被别人哄抢。不过如今已经转暖,倒是已经没了这个顾虑,众人都开始打开店门做生意了。

  只是,在忙碌之中,有些胆大的盛京人都彼此偷偷交换信息,也不知道究竟大家都是从哪儿知道的,但是?每个人却又都能对此说上那么一两句。

  “唉,你听说了,咱们朝廷,还没皇帝老爷登基呢!”

  “哎哟可不是嘛!你算算这都多长时间了,龙椅上还空着呢!要不是咱们朝廷有这么多能干的大臣,只怕啊,那什么北蛮南夷的小地方,早就挥兵来打了!”

  “是啊,幸好咱们大魏有白将军这些良将镇压着啊!要不然,就得跟那个边陲小镇,嗳?小四,那小城叫什么来着?我这年纪大了,都记不住了……”?

  “爷爷,那叫永安城。”

  “哎对对,就叫永安城!还是我乖孙孙聪明啊!”

  “我也听说了,据说,后来还是咱们朝廷新封了个郡主送过去和亲才让那北蛮子没有继续攻打!哎哟,我听别人说,那些北蛮子,都是吃人肉,喝人血的!可吓人了!”

  “真的假的……”

  “……”

  街头巷尾处,无数的小道消息在快速流窜,恐怕谁也想不到,自己千方百计要隐瞒住的事情,就这么轻易地传遍了整个大魏!

  此时此刻,纷乱的金銮殿上,文武百官都斗急了眼,纷纷开始指责?对方的不是。至于这个“对方”指谁,自然是与自己支持的那位王爷相敌对的王爷党了。兴许是因为这金銮殿上坐着的人多了,也就不值钱了,以往魏武帝一个人在那儿坐着的时候,众臣尚且不敢胡乱说话,生怕因为话多而让自己遭了皇帝厌弃。就连那些风闻奏事的御史,也得看着那位帝王的心情来看当天到底要不要参上一本!

  可是如今,这金銮殿的丹陛之上一连串坐了四五个王爷,这威信嘛,自然也就大大减少了。?以至于堂堂金銮殿上,整个大魏皇朝的中枢所在,竟然成了东市菜市场,乱哄哄的,很不是个样子。

  那些武官也就罢了,朝堂之上,向来就不是他们的特长所在。以往众人议事的时候,他们也只是凑个人数,现在新皇的人选还没有确定,?他们也秉承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在朝堂上光明正大的偷懒睡觉。

  有一位一品将军大概是睡的太过忘我了,呼噜声都响起来了,他身后站着的同僚嫌弃他聒噪,直接并指一捅前面人的腰眼儿,直接把那人给戳的一个趔趄,险些爬倒在地。

  这将军左右看了看,发现众人还在乱哄哄的吵架,根本没发现他的失态,顿时舒坦了,慢吞吞的走回去,还不忘给那捅自己的武官一个一指禅,“你陷害老子作甚?!”

  那武官与他也是一起从战场上下来的老兄弟了,?闻言一点儿都不怵,只是无聊的打个哈欠,恹恹的说,“你打呼噜的声音太大了,吵的我睡不着。”

  那将军:“……”

  哦,所以你睡不着就来折腾我了?我是有多倒霉才会有你这么一个?同僚哟!这将军彻底郁卒了。不过,捅就捅了吧,反正,这会儿那些御史们也没有心情管他们这点儿小事儿了。他们照常来,月银也照常发,就是,觉得不太对得住先皇……

  ?坐在高高的丹陛上的瑞王刚好看见这一幕,险些气炸!这就是他的朝臣?他犹记得,当初父皇还在的时候,朝堂之上是多么的肃整威严,可这才不到一年的时间啊!怎么就,怎么就变成这个样子了?

  更可恨的是,不仅是武官,就连那些以前唯唯诺诺的文官,现在也是一副牛哄哄的模样,好像没了他们?大魏就转不动一样,每次上朝,他们都要先说上一架,论出个高低上下来才行!说到冲动处,彼此大打出手也是在所难免!更让他气愤的是,他的几个弟弟们,各有心思,将这一个大好的朝堂,硬生生弄的乱七八糟,乌烟瘴气!可偏偏,他们却丝毫不觉得不对!

  大皇子虽然不是什么天纵奇才,可他冥冥之中却恍惚觉得,这其中,好像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有什么东西,已经超出了他的束缚,又或者说超出了几个皇子王爷的束缚,迅速冲向不可知的未来了。而且这种未来,还不是好的那种。

  此时,朝堂上乱的很,但也有淡定自若的几个,尤其是那几位阁老尚书,个顶个的淡定从容,好像自己是在?观看一场极其优雅的戏剧而不是一场有整个大魏最清贵的官员演的大戏一样。只是,在众人看不见的角落里,这几位稳如泰山的老大人们,掩在宽大袖袍下的手,微微一动,就有那么几个臣子前仆后继的冲上去,大声驳斥对手的想法,将自己的观点包装的金粉玉漆一般,金贵极了。

  而那把矗立在朝堂之上?的龙椅,好像嘲讽一般冷冷的看着这世间百态,就好像在嘲讽这个世间一般。

  而这群清贵的官员究竟在讨论些什么呢?估计就连他们自己都已经忘了最初的时候,究竟是为什么要推翻对手的观点了。有多少官员跟这场争论一样,最初踏入官场的时候,各个都有伟大而清楚的目的,或是为了百姓,或是为了家人,又或是,为了理想。

  然而所谓读书人的风骨,终究是扛不住温柔乡的侵蚀,浩浩官海的沉浮,不知有多少年轻人,将自己许久以前的理想抛到脚下,用那双脚踩着,一步步的向前进。

  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不会回头的,除非,他们失败了。只是,当他们失败之时,大抵也是官途结束之时,到了那时,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就算回头了,看到的也是自己的失败,这样的回头,又有什么用呢?也只不过是,徒增烦恼罢了。


  (https://www.daowx.cc/bqge211874/1449654.html)


1秒记住笔趣岛:www.dao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dao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