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岛 > 五代霸主 > 15 安重诲失势

15 安重诲失势


  魏州,早年间是后唐的都城,天祐二十年(923年)四月,李存勖接受诸镇劝进,在魏州称帝,改元同光,后来李嗣源称帝,便又改回了魏州,设天雄军镇。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两年后,时间来到了后唐长兴二年,李从厚已经加官授检校太尉、兼侍中,改任天雄军节度使,移镇魏州,去岁他已经被封宋王。

  春日午后的阳光,倾洒下来,让人暖洋洋的提不起力气,在节度使衙署的后院中,李从厚正在练习剑法,攻守之间,浑然天成,剑势似行云流水,丝毫不见凝滞之意,好男儿当提三尺剑,立不世之功名,这不正是他前生追求的么?如今有机会来到五代十国之际,来到这个烽烟四起,群雄争霸的年代,岂能辜负了上苍的美意?

  重生以来,敖烈无论春夏秋冬,无论严寒酷暑,每天都坚持练习半个时辰剑术,一套剑法使完之后,李从厚行云流水般收起了手中长剑,刚用毛巾擦完汗,就听见一阵脚步声由远及近的响起,李从厚听到脚步声就知道来的人是谁。

  果然,院门被推开后,扎兰丰姿卓绝的身影出现在李从厚的视线中,扎兰缓步走到李从厚身边,拿起放在衣架上的外衣披在了李从厚的身上,然后探手入怀,取出一方洁白的丝帕,轻柔的向敖烈的额头上擦去。

  李从厚感受着扎兰不经意间流露出的温情,脸上浮现出愉悦的笑容,握着她的手说道:“辛苦你了。”

  扎兰轻轻“嗯”立刻一声,手中的动作却没有停歇,认真而仔细的帮着李从厚又擦了一遍。女人是感性的,当她如果爱上一个男人的时候,很多事情就变得不再那么重要,两年多了,她终究还是没有回去,留在了中原,留在了李从厚的身边,而李从厚也没有亏待她,去岁封王之际,李从厚上表李嗣源,以迎娶公主的礼节大办婚事,李嗣源自然高兴李从厚成家立业,虽说扎兰是回纥女子,但李嗣源他们本身也是沙陀人,没有那么多的门第种族之见,亲自操办了此事,随后派人前往河西通报此事,有情人终成眷属。

  “殿下……”就在两人温情脉脉之际,赵彖不合时宜的出现在了院门前。

  “何事?”李从厚裹上长袍,向赵彖走去,后院是他的禁地,除了几个贴身的侍卫,他不喜欢任何人闯入后院之中,那是他的私人场地,他也不喜欢在这里处置什么军政事务。

  赵彖拱手答道:“刚刚接到朝廷的邸报,十天前,枢密使安重诲主动申请告老还乡,被准以太子太师致仕。”

  “看来父皇最终还是不能原谅安重诲啊,这两年他做的几件事虽说都是处于好意,却是好心办了坏事,我看这一次他是难以逃脱了!”

  李从厚得到这个消息之后,立马就看出了背后的缘故,去岁夏,李嗣源祭天完毕,下诏裁减两川军队,董璋早已对朝廷不满,闻诏大怒,突然发兵生擒绵州刺史武虔裕,囚于衙署。武虔裕,是安重诲的心腹。董璋知道得罪了朝廷,于是与孟知祥结盟,约定互相支援,而李嗣源得到消息,在安重诲的支持下,决定出兵讨伐。同年秋,李嗣源下诏削夺董璋所有官爵,命天雄军节度使石敬瑭为东川行营招讨使,率师讨之,董璋之*苑使董光业也被斩于洛阳。石敬瑭率师进讨,以粮运不接,班师。李嗣源因战事不利,知两川势大,最终只能是息事宁人。

  作为此事的始作俑者,安重诲自然是难辞其咎的,其实李从厚在两川事变的时候就已经料到会有这么一天了,李嗣源这些年跟安重诲摩擦越来越多,之所以一直没有动手,是因为几十年的情义在,加之安重诲始终还能稳定朝事,但是现在他已经无法做到这一点了,加之这两年李从荣的地位越来越高,权力越来越大,他们之间两个人的摩擦也是始终不断,痛恨安重诲的人那么多,你说一句他说一句,安重诲迟早会被唾沫淹死的。

  “属下看来,此人是死有余辜,这些年他对殿下所为也是毫不留情,本来殿下镇守河东,却被连番调动,名义上是轮番以免藩镇不受节制,实际上他是怕殿下势力稳固,对他不利,现在他失势了,我看落井下石之人绝对不在少数,他将是必死无疑了。”

  赵彖对安重诲也是没有多少好感,并不是因为李从厚的关系,而是安重诲素来给人都是跋扈的感觉,尤其是像赵彖这样的文人,一直就是看轻他们,赵彖数次跟随李从厚进京,在言语之上也是少不得被安重诲折辱,虽然安重诲没有指名道姓,只是说文人肩不能抗、手不能挑,但这话在他面前说的,安重诲是说给李从厚听的,但赵彖认为也是说过他的,他自然有恨意。

  “话虽如此,但是就这样死了,倒也是可惜了,这个人洞察力很好,眼界很宽,算起来也是个人才,此刻落井下石已经没有意义,锦上添花更是不存在了,不过我们倒是可以试着雪中送炭。”

  “殿下是想让安重诲来魏州?”赵彖不可思异的看着李从厚,他从来没想过李从厚会这样轻易的放过安重诲,毕竟安重诲对他们李家的手段那是十分阴险的,李从厚现在不落井下石就已经很不错了,何以还要帮他,赵彖不解。

  “不是先生你说过的吗,为君者当心怀天下,不能因个人私心而有所偏执,安重诲与我有私怨不假,正因为如此,如果真的能够让他为我所用,首先在这个时候我向他伸以援手,他自然是感恩戴德的,其次我与他之间有旧怨,他心里清楚,自然更不敢跋扈张扬,最重要的是安重诲在朝廷内外虽说不得人心,在朝廷一些老臣与他交情颇深,得到一个安重诲,就等于争取了一批老臣的支持,其利如此之多,何乐而不为?”

  李从厚说的是合情合理,赵彖也是找不出反对的理由,只能听从李从厚的吩咐了。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https://www.daowx.cc/bqge219687/1361919.html)


1秒记住笔趣岛:www.dao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dao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