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岛 > 五代霸主 > 46 理政

46 理政


  在宫里,李从厚允许开了个佛堂,但是在宫外面,整饬佛教的运动确实越来越轰轰烈烈了,从去岁李从厚下旨捣毁一些近年来新立的佛寺庙宇开始,至今已经一年了,效果还是有的,但远远没有答道李从厚预期所想。

  南朝人信佛,北方人也是如此,中原佛门庙宇数以万计,李从厚以其年岁来定其是否能够存在,虽然有失偏颇,但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有些地方的庙宇是刚刚摧毁,地方百姓在佛徒的煽动下,又是重建,地方官吏也是不胜其烦。

  “传旨下去,各州县若是再遇到这样的情况,参与百姓罚做苦役三月,佛徒杖责三十,严查私藏铜器之人,但有藏匿铜器铸造佛像法器者,依律严惩不贷!”

  李从厚也是怒了,毁了还敢重建,把他这个皇帝放在哪里了,朝廷的律法是摆着看的吗,他之所以禁佛,就是因为佛教的发展已经威胁到了国家的发展,他自然要以国家为先,就算是动用一些非常手段也是必要的。

  “派户部官员前往勘察各地佛门所占土地,从今日开始,所存佛寺以人口衡定,每人拨发平田二亩,用以度日,其余所占土地收归朝廷,分发给百姓耕种,不得圈占良田,一经发现,毁庙灭之。”

  “遵旨!”冯道也是连忙应道。

  “还有,重置僧录司,归礼部管辖,其主官为正印、副印,下设左右善世、阐教、讲经、觉义;各州府置僧纲司,每年都要考核,对佛门人员进行考核,发现不明佛义者立即拘押,严禁私建庙宇,一经发现,以妖者论罪。”

  李从厚继续对此推行严法整饬,各地林林总总的庙宇已经圈占了太多的土地,这些人竟然还拥有免税的特权,圈占了那么多的土地,不用交税,李从厚岂能容忍,朝廷每年的赋税就那么点,不从这里开源从哪里动手呢,要怪就怪他们妨碍了朝廷的利益。

  “臣遵旨!”冯道也没有二话,当即着手拟旨,这件事对他来说没有任何影响,他信的是孔孟之道,至于佛家是生是死,与他没有关系,所以他没有任何必要说什么。

  圣旨下达之后,各地官员也是不敢大意,纷纷开始着手办理,将那些复建的庙宇再次捣毁,对涉及人员进行了严惩,收缴各地的佛像、法器等等,全部押解送往洛阳。

  李从厚要这些铜器,自然是为了铸钱,自唐末以来,钱制杂乱,金、银、铜钱、铁钱,钱制改革是势在必行的,但因为这些年佛教兴盛,民间将铜钱融化铸成法器、佛像者甚众,造钱也是需要铜的,李从厚又不能变出来,只能采取这样严厉的手段了。

  “陛下,刚刚接到西北夏州的奏疏,定难军节度使李彝超上表称病重,以兄行军司马李彝殷权知军州事,请朝廷恩准!”

  高汉筠将刚刚得到的奏疏呈报李从厚,冯赟死了,枢密使的位置不能空着,所以李从厚听从了冯赟的建议,以高汉筠为枢密院正使,掌管军务,夏州一直是后唐的一块心病,李嗣源当年就曾经派遣大军征伐夏州,只可惜最后无功而返。

  “就算是没有朕的恩典,只怕他们也会自行其事,这不过是一个形式罢了,不过既然李彝超都这么做了,我们就顺水推舟便是,封李彝殷为定难军节度使好了。”

  “陛下,臣倒是以为,此次可以相机讨伐夏州,党项人盘踞夏州一带,久不服王化,与朝廷往来贡奉,常以劣马充好,还扰我边境百姓,臣听闻李彝殷为人不似李彝超有手段,若能一举平定夏州,一来朝廷再无战马不足之患,二来也避免西北的隐患!”

  听到高汉筠的建议,李从厚并没有表现的很感兴趣,当然不是他不感兴趣,而是他知道现在还不是时机,夏州党项人盘踞,拥精兵数万,不是那么容易可以攻克的,所以他才显得很是淡然。

  “高相言之有理,只不过趁人之危,绝不是什么好时机,这个时候出兵夏州,先不说我们自身实力尚在整合,就单单只论夏州那边,他们也会因为我们此举而上下一心,李彝超父子经营夏州这么多年,根基深厚,除非他们内部出了问题,否则我们还是不要轻举妄动的好,而且朕的国策乃是先易后难,先南后北,朕有心统一天下,然知道割据之势非轻易可以消弭的,只能缓缓图之,眼下最为紧要的还是充实我们自己的实力,整顿军马,充实国库,积蓄粮草,安抚百姓,若是这四点做好了,就可以平定天下了。”

  “陛下深谋远虑,臣不及也,臣明白了!”高汉筠自然也是赞成李从厚的主张,柿子要挑软的捏,这是人之常情。

  李从厚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军队的实力,如今军权虽然控制在他的手中,但远没有达到如臂使指的情况,自己虽然在凤翔之战建立了一些威望,但那不过是使了非常手段,出其不意,才有了那样的结果,若是真的真刀真枪的对阵厮杀,李从厚是绝对胜不了李从珂的,朝廷那些老将都是兵油子,所以李从厚对他们没多大指望,新一代的年轻俊杰需要历练才能成长起来,禁军也是需要时间整合的,李从厚有自知之明,他不是什么英明神武之才,只能是一步步来。

  “近来驸马都尉赵延寿主动上书,言才浅德薄,难堪枢密副使之任,请朕给个恩典,让他出镇地方,高相,您以为如何?”

  “焉有父子皆坐镇地方者,赵德钧坐镇幽州,乃我大唐第一重镇之地,若是再让赵延寿出镇地方,若父子二人遥相呼应,只怕对朝廷而言并非好事。”高汉筠也是个直言不讳的人,虽然赵延寿是李从厚的姐夫,但是高汉筠依旧无所顾忌,实话实说。

  “高相果然是志虑忠纯之人,朕明白了,军务上的事情,朕就拜托高相了,近来还有范延光上书契丹时常扰边,请调拨粮草军备屯于北京,以备不虞,范延光之才不足以对付契丹,让他调任宣武军节度使吧,河东重镇,朕看高行周倒是可以胜任,高相以为如何?”

  “臣亦赞成,臣这就回去草拟调令!”让高行周接替范延光,高汉筠自然赞成,高行周之才远胜范延光,这一点他是很清楚的。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https://www.daowx.cc/bqge219687/1361950.html)


1秒记住笔趣岛:www.dao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dao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