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岛 > 五代霸主 > 54 易州会师

54 易州会师


  李从厚这边在出兵,那边还在跟赵德钧虚以逶迤,加官赵德钧诸道行营都统,爵加燕王,加之赵德钧先前的检校太师兼中书令,可以说已经达到了人臣之极,李从厚之所以这么做,无非也是让赵德钧产生一种错觉,让他觉得李从厚对他尚还没有杀心,让赵德钧放松警惕,也是为李从厚的出兵增添几分出其不意与名正言顺,李从厚都这样高官厚爵的对待赵德钧,再接下来讨伐他,也就没有人会说李从厚苛待旧臣,只会说赵德钧忘恩负义了。

  其实不管李从厚给赵德钧加恩多少,赵德钧都不会感恩李从厚的,在他的眼中,幽州是他的根本,只要李从厚的任何动作牵涉到了他的根本,他就难以不对李从厚有怨愤之心,先前没有反,不是他不想反,而是实力不足,不敢反,现在是不能不反了,李从厚的刀已经扬起,赵德钧要么跪下臣服要么反抗,他自然会选择后者。

  “除幽州本部军马,附近涿州、妫州、顺州的兵马都已经调入城内,合计有四万三千余人,契丹国主答应,出兵五万精骑南下相助,最多一个月就可以抵达幽州境内,以幽州如今的兵势,坚守一个月绰绰有余!”

  赵延寿的心里很是得意,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之内进行完部署,再加上外部已经联络妥当,他相信只要契丹军一到,到时候他们内外夹击,必可一举重创朝廷的兵马,而后他们可以趁胜南下,取镇、定河北之地,进而逐鹿中原,就算没有办法吞下整个后唐,但至少吞下河北还是可以的,即便如此,也比他们现在的局面要强得多,独霸一方自当要比为人臣子要强一些。

  “据探马回报,朝廷所部已经分别在云州、易州集结,李从厚亲率禁军十万抵达冀州,再有四五日就能抵达易州,朝廷那边各部兵马加起来足有二十万之众,实力远胜我们,我们还是不能大意啊,还得派人继续加固城防,做好应付的准备,对了,你先前说起李从厚攻伐凤翔之时,使用了一物,将凤翔城炸毁,我们该当如何应对?”赵延寿信心满满,但是赵德钧却没有他那样的信心,朝廷的实力摆在那里,他只能是全力一战,能否笑到最后,他也不敢保证,只能是尽人事看天意了。

  听到赵德钧的询问,赵延寿不以为意的笑道:“父帅放心,此物孩儿曾经打探过,其实就是炮仗,将所有炮仗集中在一起,才会有巨大的威力,我幽州可不是凤翔,城墙的坚固远胜凤翔,而且有深水护城河,李从厚休想在此地故计重施。”

  “那就好!那就好!”赵德钧这才放下心来,他自然是不希望落得和李从珂一样的结局,他都五十七岁了,他还觉得没活过,还想再活几十年呢。

  数日后,李从厚率军赶到易县,这里将是他北征的一个节点,所有粮草军备都会从这里转运,将是他的后方堡垒,之所以选在这里,一则是距离战场不远不近,两百里不到的路程,二则是易县有地利,依山傍水的,是个易守难攻之地,所以李从厚选择此处为后方。

  在李从厚抵达易县之前,镇州的石敬瑭、定州的杨光远、魏州的符彦超、青州的孙汉韶都已经抵达易州,在这里集结了,这一次所有人也都是比较配合,除了留下少数兵马镇守地方之外,所部精锐全部都是带了出来,与李从厚的禁军汇合,加起来有十五万之众。

  虽然李从厚一致认为不是人多就可以取胜,但是人多有时候也是有用处的,不然韩信也不会说多多益善之类的话了,有些事情就是这样,利弊相生,就看你能否扬长避短了,李从厚自问还是有这个能力的。

  这么多人马,不是来自于一个系统,相互之间缺乏磨合,若是混合作战,必然是不行的,所以李从厚已经想好了,主力作战还是要以禁军为主,几个军镇的兵马要分开来,各司其职,免得在一起相互做出什么龌龊之举,耽误战事,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李从厚可不想临阵的时候还生内乱,已经够乱的了,现在需要的是众志成城,哪怕不能万众一心,但至少也需要保持目标一致,所以开一个动员会是必须的。

  比之当初征讨凤翔,这一次的会议规模要大得多,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出席会议的也都是军中的大佬级人物,石敬瑭、孙汉韶、符彦超、康义诚、杨光远、赵在礼、安重诲、苌从简、李从敏、尹晖、梁汉璋、安彦威、侯益、薛怀德、王庭胤等人,哪一个不是当年晋梁鏖战的时候屡立功勋的人物,都是尸山血海里面杀出来的悍将,再加上郑仁诲、李愚、龙敏参赞军机,李从厚的实力并不弱,像郭威、刘词、唐景思、王令温这些年轻后辈的将佐都只能排在后面。

  “朕承天受命,登基为帝,自即位以来,夙兴夜寐,所担心者无过于是否辜负先帝之期许,不敢以声色为乐,不敢奢靡半分,一切以先帝为楷模,朕也知道自己的才德不如先帝,只能是更加勤勉,但求上不负先帝在天之灵,中不负群臣之期待,下不负百姓之拥戴,朕自问做的虽不尽如人意,但也从无过错,前有李从珂之乱,今又有赵德钧、赵延寿父子辜负皇恩,先帝与朕待其何等深恩,然而此父子二人皆狼心狗肺之辈,赵延寿借兴平公主病危之际逃离洛阳,此事但为人者谁会为之,今赵德钧、赵延寿父子二人妄图勾结戎狄,图谋我大唐江山,朕只得亲提王师北伐,会各镇兵马于此,不求其他,但请诸公能够与朕同心,踏平幽州,诛灭奸邪,还我大唐朗朗乾坤。”

  “臣等愿随陛下死战,绝不负陛下之皇恩!”所有人都是伏拜在地。

  “好!今朕在此发誓,不破二赵,誓不还师,前进者生,后退者死,同心者生,徒生异志者亡,悠悠苍天为鉴,先帝在天之灵为证,朕歃血为誓!”

  李从厚拔剑而出,划破自己的手掌,这个时候就必须要对自己狠一点,他就是要表现出一种态度,一种舍生忘死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激励三军,鼓舞士气,这点伤痛又算什么。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https://www.daowx.cc/bqge219687/1361958.html)


1秒记住笔趣岛:www.dao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dao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