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岛 > 五代霸主 > 58 人心思变

58 人心思变


  “传旨,鸣金……”

  “铛铛铛……”清脆的铜锣之声响彻天际,已经夺取了外城关的*原本还想继续趁胜出击,企图一鼓作气夺取内城,这个时候收兵的声音响起,他们不敢抗命,所以勒住脚步,停止了攻势,眼看着守军奔向了本城墙。

  “臣等已经拿下外城,士气正盛,正是一鼓作气拿下内城的时候,眼下天色尚未到黄昏,陛下怎么就鸣金收兵了?”

  赵在礼来到帅台前,毫不客气的质问李从厚,他也算是军中的老资格了,而且还是李嗣源的从龙之臣,当年就是他领头在邺城作乱,而后李存勖派李嗣源征讨,大军临阵叛变,赵在礼等人迎李嗣源为帝,这才有了如今的后唐,李嗣源即位之后也是十分厚待赵在礼,授归德军节度使,面对李从厚,赵在礼自然有他傲慢的本钱。

  李从厚并没有发作,赵在礼如此并不算什么,若是连这一点都无法隐忍,那他这个皇帝迟早会是他人的下酒菜,当下李从厚按压住内心的怒火,微笑着说道:“赵卿不必着急,朕自有妙法破敌,此番你们虽然攻下了外城,可是你看看,我军死伤多少将士,若是继续这样血拼下来,国中不知又要徒添多少孤寡了,上伐谋、次伐交、再攻城,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别人不在乎死多少人,但是李从厚还是在乎的,开战至今五个时辰不到,已经损失了两千多人,他们永远的埋在了幽州城下,还有数百人受伤,李从厚不是来拼命的,至少不是来跟赵德钧、赵延寿父子拼命,他自然是有谋划的,所以才停止了强攻之势。

  “既如此,那就静候陛下佳音吧,臣先行告退!”赵在礼随意的拜了拜,拂袖离开了,李从厚在他眼里不过就是个孩子,他并不畏惧李从厚,要是李嗣源他或许会敬畏三分,但李从厚嘛,他实在看不上眼。

  不待李从厚发作,李从厚身边的李愚早就看不过去了,站出来说道:“陛下,赵在礼如此张扬跋扈,毫无人臣之礼,实在难以饶恕啊!”

  “眼下朝廷正值用人之际,算了,他于国有大功,就是这么个性情,又何必太过苛责呢,李卿,随朕去伤兵营看看将士们吧!”

  “遵旨!”李愚见李从厚都这样说了,他还有什么好气愤的,风气如此,他也是看不惯,却也实在是无能为力,只能哀叹时运艰难了。

  “今日北门,始一交手,石敬瑭这厮就发了疯似的猛攻我城防,毫不顾及昔日情义,刚交战一个时辰,我部就死伤了六百多人,好在他们的攻势也就那么一阵,被打退之后明显士气不行了,饶是如此,我们这边也是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我这边比你那边局势更加严峻,朝廷有十万大军,我在城东不过一万五千人,兵力悬殊太大了,且禁军的战斗力十分剽悍,我们这边人心不稳,最后还是没有能够守住外城,好在已经控制住了内城,而朝廷大军也将难以全面铺开,我们还是有很大的机会的。”

  “真是如此,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只要我们能够顶住这几日的攻势,必然能够等到援军前来,想来契丹也该发兵了!”

  赵德钧、赵延寿父子二人相对而坐,谈论着今天的战事,都是打的很辛苦,幽州只有四万多兵马,还有一些人并不愿意跟随他们,他们面对的是兵力远胜数倍的强敌,自然不敢放松。

  虽然没有攻破幽州,但始一交手,就夺下了外城,对于*来说,这是鼓舞士气的大好事,而对于那些守军来说,这就不是什么好消息了,今天第一天朝廷的大军就可以攻破外出,明天会不会攻破内城,到时候他们也就败了,现在这个时候,很多人都不看好赵德钧父子,只要有几分见识的都能够看得出来,赵德钧父子难成大事,并不愿意为他们殉葬。

  “禁军一个个十分的剽悍,你看那金汤倒下去,烫死了一大片,没有一个人后退的,拼了命的继续攻击,不到四个时辰,东城外墙防务就崩溃了,现在只能守在内城,一旦内城被破,那我们可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听说禁军手中还有一件杀器,一旦使出,方圆十里之内,人畜不留,全部都会化为齑粉,今天没有使出来,也不知道明天会不会使出来,一旦他们真的使了,我们到时候只怕小命都不保了!”

  “谁说不是呢,兄弟几个,咱犯不着给姓赵的卖命啊,现在他是乱臣贼子,天下人人得而诛之,我们跟着他能有什么出路,不如索性前往投奔朝廷大军,这样也能落得一个平安。”

  “好!咱犯不着给他找赵家人卖命,还落得一个乱臣贼子的下场,大家不都是为了混口饭吃嘛,听说军帅还与契丹联合,咱们跟契丹可是有深仇大恨的,一旦让他们入关,只怕到时候人畜不存,我们何必呢?”

  “是啊!八年前,我三叔就是被契丹人掳走的,到现在还生死不知,我们可不能给契丹人卖命,那可对不去那些死在契丹人手中的亲人呐,想活命的等一会全部跟我走,咱们用绳子坠下去,不容易被发现。”

  “好好好!”

  几个军卒围在一起,聊着他们的未来,大家对赵氏父子的前途都是抱着悲观的态度,经过商讨之后,他们便准备投降朝廷,这样的话自己也能保得住这条命,不至于落得一个叛军的下场。

  其实像这样的暗谋并不少,原本赵德钧是借着加强幽州守备的名义将他们调入幽州的,他们很多都不是赵德钧的嫡系部队,还有一些人是招募的新兵,见识过战场的惨烈之后,不想再于沙场卖命了,所以都是存了投降的心思,白天在大庭广众之下,他们害怕所以不敢轻举妄动,但是现在,他们有机会了,可以逃走了,自然会把握机会,所以当下不少人趁着夜色朦胧之际,坠下绳索,攀下城池,向朝廷投降,以求自保。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https://www.daowx.cc/bqge219687/1361962.html)


1秒记住笔趣岛:www.dao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dao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