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岛 > 五代霸主 > 83 国威不在

83 国威不在


  “诏令:以洋王李从璋任卢龙节度使,掌幽、檀、儒、顺四州军务,刺史掌地方行政,以张彦泽任节度副使、史匡懿任判官、翟光邺任判官……以郭璘任幽州刺史,孔知濬任儒州刺史,李筠任檀州刺史,唐景思任平州刺史,索万进为榆关防御使……”

  “诏令:今中书令领宣武军节度使范延光不幸病卒,朕心甚哀,决议罢宣武军号,原宣武军兵卒择其精锐充入禁军,其余兵卒归地方防御使节制,迁左拾遗吴承范任汴州刺史。”

  “诏令:徐州节度使安元信,四朝老臣,年老多病,上书告老,朕岂能不念人情……迁成德军节度使石敬瑭出镇武宁军,坐镇徐州,防备南吴,罢成德军军号,择其军中精锐入禁军,其余兵卒归地方防御使节制,授贾仁沼任镇州刺史,授孙汉英任镇州防御使……”

  几道诏令颁发,李从厚算是安排好了燕云之事,依旧推行军政分离,先前那些参与叛乱的人已经悉数斩首,各自的主官需要重新任免,李从厚也是精挑细选,算是安排了一些他觉得还行的人来守备边疆,同时废除了成德军、宣武军的军号,该由防御使掌州府兵权,刺史掌军务,内地的州县与边疆还是有差别的,边疆的刺史需要更多的权力,防备契丹的入侵,若是是军政一把抓,李从厚还是舍得放弃一些权力的,总得有个弹性空间,不能挤压的太紧了,权力若是都集中了,必然就是中心强外围若,这不是李从厚要的结果,他只是不希望节度使坐大,以武将治理地方,确实是不合适的。

  归德、平卢、义武、天雄等镇的主帅也是看清了局势,胳膊拧不过抬腿,纷纷上书愿意响应朝廷的政策,节度使只掌兵,不治民,李从厚自然是乐意的,所以纷纷允奏,加上李从厚先前的安排,等于关东几乎所有藩镇都是交出了民政、财政两项权力,只保留了他们手中的兵权,兵权是他们最为在乎的,李从厚没有动,这也是为何他们能够接受的原因。

  “直到今天,朕才觉得朕是这个帝国的主宰,在此之前,朕总是需要防备那些地方藩镇会不会作乱,朕并不是害怕他们作乱而无法平定,而是一旦他们作乱的话,民生就会受到重创,国家财富都要浪费在平叛的事情上面,近年来天下不安,各地灾害甚多,需要钱粮安抚,朕不希望拿着赈灾的钱粮去做平叛的事情,如今中原各地藩镇,纷纷解除了财政、治民之权,他们想要的是兵权,而朕要的是民政财权,这算是各取所需了!”

  李从厚的心情很好,这些年来,他御极天下,可实际上,他能够做主的权利并不多,整个后唐帝国实际上是由一个个地方藩镇把持着,他们握着兵权、财权、治民权,虽然很多藩镇对朝廷还算是忠诚,但还是有很多人实际上做的是割据地方称雄的事情,不允许朝廷干涉他们的权力,否则他们就会作乱,李从珂、赵德钧尽皆如此。

  如今李从厚通过镇压李从珂、赵德钧、赵延寿的叛乱,再加上打败契丹,已经定鼎了他的威望,各镇节度,无不敬服李从厚的英明神武,哪一个军阀还敢自诩能力和实力胜过李从珂、赵德钧呢,就是石敬瑭也得掂量掂量自己,只要李从厚不懂他,那么石敬瑭就不会轻举妄动,而李从厚要的也不过是石敬瑭的臣服,而不是将他逼到绝境。

  在民生上面,李从厚做的也很好,轻徭薄赋,鼓励农桑,开垦荒田,兴农兴商,种种举措都让李从厚收到了很大的民望,得到了百姓的拥护,谁还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兴兵作乱。

  “自陛下登基以来,行王化之道,与民休息,广施仁政,天下归心,以陛下雄武之姿,该有此等结果。”

  听着郑仁诲的奉承之语,李从厚的心里还是很舒坦的,只是这样的话听的多了,总归不是什么好事情,李从厚还是希望如以前一样,听到的更多的是规劝谏言。

  “朕近来在想一件事情,朕承袭的乃是先帝之位,而先帝得江山,乃是因当年庄宗皇帝失德,天下变乱四起,先帝因仁武之名得天下人心,方才得了这江山,若说是承袭,当年庄宗身死之时,魏王李继岌尚在,若说是篡位,当年父皇平乱魏州,实乃忠心耿耿,确实从无私心,之所以能够并入洛阳,乃是因各镇军民拥护所致,所以先帝得这江山,实乃天意授之,先帝少时得武皇恩养,自有一份情义在,所以登基之后,依旧沿用国号大唐,但朕时常觉得不妥,不知道爱卿觉得此事该当如何处置?”

  更改国号,是李从厚早就有谋算的,他们本就不是李唐的后代子孙,他是沙陀人,他们进入中原已经上百年,虽然已经与汉族同化,没有什么隔阂,但于李从厚而言,他不想沾李唐的光,就算他是沙陀人,那有怎么样,当年大唐的贤君李世民不也是鲜卑人的后代吗?李从厚的母系三代都是汉人,早就已经没有了什么区别。

  “陛下若要更改国号,本也没有什么不妥,当年先帝登基之时,众臣就曾经上书更改国号,只因先帝顾念武皇之旧情,所以不曾做那变更之事,如今陛下既然由此心意,自当无所不可!”

  郑仁诲对于李从厚想要更改国号的事情,并没有觉得不妥,首先大唐王朝在民间的声望早就一去不复返,而且唐朝自安史之乱以后,早就失去了当年的威望,在百姓心中的地位也是一落千丈,虽然期间有元和中兴、会昌中兴、大中之治,但国内乱象丛生,不过是相比那些乱象稍显安稳一些的局面而已,自唐宣宗之后,历经懿宗、僖宗、昭宗三朝,日落西山难以挽救,才有了王仙芝、黄巢纷纷揭竿起义,比起唐末来,就连朱温的后梁都要略胜一筹,至少后梁期间中原百姓安定,日子过的很是不错,后来李存勖入主中原,并没有得到中原民心,否则他怎么能够三年而亡,最后是落到了李嗣源的手中,休养生息,这才稳定了天下人心。

  “有些事情朕不方便说,就由爱卿代朕筹划了!”

  更改国号,这是大事,自然不能由李从厚自己提出来,这得让下面的臣子提出来,李从厚还得三推四推的,才算合乎规矩,李从厚自然也不能跳出这个规矩。

  “臣明白,陛下放心,臣一定办妥此事!”郑仁诲也不推辞,他是李从厚的心腹,自然就是为李从厚分忧解难的,这种事情不是他做那又是谁来做呢,总不能让郭威、刘词他们这些武人去办吧!

  “辛苦了,明日大军回师洛阳,你且先行回京准备去吧!”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https://www.daowx.cc/bqge219687/1361987.html)


1秒记住笔趣岛:www.dao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dao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