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岛 > 五代霸主 > 129 蜀国庙堂

129 蜀国庙堂


  眼下已经三月,八月南征蜀国,尚有五个月的时间,李从厚自然不会什么都不做,这五个月就是准备期,而且李从厚这一次也没想着秘密行动,就算再秘密也瞒不住,这本身就是一个骚动一时的事情,粮草调度、兵马调度,这些都不会是小动静,李从厚也不想偷偷摸摸,对于一个孟昶,李从厚尚还用不着如此。

  为了即将南征巴蜀的事情,李从厚也是做出了一系列的安排,首先调石敬瑭任西京留守,武宁军节度使一职由安重诲接任,安从进接替张从训出任洋州防御使,邓州刺史**晖调任成州刺史,加之山南西道节度使安彦威,时人称之为“三安镇西南”;继而任命朱弘昭为西南面转运使,作攻战的物资准备,命诸州造轻车,以供山地输送之用。

  蜀国庙堂之上,自然也是看出了苗头,李从厚不断的向关中调拨粮草辎重,十有**是要灭蜀的,他们自然不甘心坐以待毙,总得提前做好部署,防备宋军的南征。

  孟昶与李从厚的经历颇为相似,李从厚比孟昶早半年即位,年长孟昶五岁,年已二十有三的孟昶虽然继位已经七载,但却一直没有亲政,朝廷军政大权掌控的孟知祥时代的老臣手中,政出于臣下,这就是李从厚与之不一样的地方,李从厚继位之后立即掌控了大权,通过几场战争,迅速确定了自己的威望,改变旧制,将军政大权牢牢的控制在手中,所以宋蜀两国的处境也会截然不同。

  “近来得到密探传来的消息,宋国不断从洛阳往凤州调运粮草辎重,宋国此举,自当是兴兵之意,而凤州是宋军南下的必经之路,十有**,宋国有意攻伐我蜀国,所以我朝当做好应对之举,以免事情仓促,出现漏洞,给宋军可趁之机!”

  此次出席朝会的人数不多,只有五个人,都是蜀中重臣,分别是赵季良、张业、毋昭裔、王处回、赵廷隐,几个人把控着蜀中内外大权,虽然他们不曾对孟昶有任何异心,但却始终没有交出手中的权力,让孟昶当了七载蜀主,却从未亲政。

  “诸公皆乃先帝旧臣,相助先帝创下这一番基业,朕因年少,将朝务交付诸公打理,军政之事,诸公心内尽皆了然,不知道有何打算?”此时的孟昶尚还是个聪慧仁厚的少年,加之这些年他不曾亲政,也就谈不上对国事有多么深彻的领会,他能靠的也就是这些老臣。

  “陛下放心,怕他作甚,当年先帝之时,李从厚的老子李嗣源就曾兴兵来犯,最后还不是徒劳无功,白白折损上万人马,寸土未得,如今这宋主李从厚,还不如他老子李嗣源呢,有何忧虑的,俗话说的话,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他们来便是了,我朝只需要坚壁清野,在兴州之剑州一线,广设营寨,选精兵强将戍守,就算宋军能够攻下来,但只要这时间一直拖下去,最后他们粮草转运不便,辎重短缺,军心不稳,还是要退,我们届时还可以趁机掩杀在后,相机夺取山南西道之地。”

  张业不以为意的说起自己的见解,对于宋军南下进犯,他并不畏惧,因为有前例在,蜀中最大的屏障就是地形,他们完全可以利用起来,节节阻击,迟滞宋军兵锋,只要时间一长,宋军就会不战自乱,那个时候就是他们反击的时候了,当年的后唐名将夏鲁奇就是这么死的,他们完全可以重演一次。

  “张相所言甚是,我蜀中有山川地利之险,自古蜀道艰难,不利久战,只要能够迟滞宋军兵锋,让他们无法在短期之内得逞,时间一长,宋军必当自乱,只要此番我军能够重创宋军,让他们不敢小视我蜀国,以后他们也就不敢贸然南下犯我疆界了!”

  赵廷隐也是十分赞成张业所言,赵廷隐在孟知祥时代就是孟氏心腹,智勇兼备,受孟知祥遗命辅佐孟昶,孟昶继位之后,加兼侍中,为六军副使,晋升太傅,但凡国有大事,孟昶必会咨询赵廷隐的意见,有帝师之誉。

  “那何人统筹拒敌之事为妥呢,朕年少愚昧,又不曾经历战阵之事,这拒敌之事,只怕还需要你们几位老臣出面了!”

  孟昶还是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没有多少本事,虽然他年少气盛,也曾想着亲征拒敌,树立自己的威望,从而掌控朝廷大权,但他心里没底,毕竟李从厚的威名在外,平内乱、败契丹、定荆湖,孟昶还真没有信心与李从厚一较高下。

  “老臣不才,深受国恩,承蒙先帝与陛下信任,委以重任,如今国难当头,老臣岂能退缩,老臣愿前往利州坐镇,征调各镇精锐,抵御宋军!”张业主动站出来请命,在现场的五个人当中,赵季良、毋昭裔、王处回三人都是文臣,唯有张业、赵廷隐是武将出身,饱经战事,经验丰富,所以真要选的话,也只能在他们两个人之中选择了。

  “张相身为宰辅,不避危险,亲自前往统筹拒敌之事,朕心甚慰,只是张相身上还兼任判度,又统帅朝廷禁军,若张相离朝,朕恐生变呐,朕看此事还是辛苦赵太傅一趟吧,赵太傅,你可愿为朝廷分忧?”

  孟昶虽然不曾亲政,但不是傻子,让张业前往坐镇利州,调集朝廷大军抵御宋军,到时候宋军退了,张业心生叛逆,又该如何应对,所以孟昶打心眼里不希望张业掌控大权,张业是李罕之的外甥,当初李罕之骄横跋扈,就是孟昶设计诛杀的,他之所以没有轻动张业,就是因为张业手中有兵权,他担心狗急跳墙,这才没有下手,而是尽力安抚,所以他压根就不信任张业,所以非得选择,他唯有选择赵廷隐,毕竟在忠诚度上面,赵廷隐远高于张业。

  “为国分忧,乃是老臣分内之事,自当为国尽忠效力,岂会推辞,陛下宽心,臣此去,必当不使宋军南下一步。”赵廷隐更是了解张业的打算,所以孟昶一开口,他也不给张业机会,欣然接受安排。

  “臣等附议!”王处回、毋昭裔也是连忙站出来表示赞成,他们也早就看不惯张业的跋扈了,自然不希望张业的权势再进一步。

  张业见他们君臣如此,自己失去了一次这么好的机会,自然不甘心,但又不好发作,几个人都是手握实权之人,相互牵扯,否则张业也不会老实。


  (https://www.daowx.cc/bqge219687/1497331.html)


1秒记住笔趣岛:www.dao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dao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