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岛 > 五代霸主 > 148 安蜀

148 安蜀


  孟昶降了,被李从厚封为顺义侯,由李匡赞护送前往洛阳,孟昶投降,从成都押送到京师洛阳的途中,成都有数万老百姓冒着生命危险为他送行,人们哭送着,男女老少沿江护送,其中哭得恸绝者数百人,孟昶也掩面痛哭,老百姓一直从成都送到键为县,达数百公里,其场面十分感人。

  但成都的局势却没有因此而风平浪静,孟昶走了,李从厚还有很多事情要做,第一件事就是控制蜀中各处要塞,从入川开始,李从厚就已经想好了,不在巴蜀设置节度使,皆以刺史治理地方军政事务,而如何协调好宋国有功将士和蜀国降将降臣,这就是一个很麻烦的问题,李从厚要得蜀的根本是希望蜀中变成大宋的一块粮仓,而不是累赘,所以协调好其中的关系,做到面面俱到,就颇为费心。

  “这安定蜀中,首要的一点就是选贤任能,这一点孟昶没有做好,否则他也不会亡国,前车之鉴,朕自当牢记,不过其人倒是颇为宽仁,赵廷隐、张业等人虽然背叛了他,但他却没有对他们的家眷大开杀戒,着实难得,蜀中百姓夹道相送,也证明了孟昶在蜀中还是得人心的,只是被下面的那些功臣老将拖累了,蜀中几个老臣,朕自是一个都不能用了。”

  “能用的不会为陛下所用,能为陛下所用的,绝非贤臣!”赵彖应道。

  李从厚明白他的意思,入成都之后,表现最积极的就是王处回了,像这样的人,李从厚自是不会用之,而德才兼有的无非赵季良、毋昭裔二人,可惜他们选择归养山林,在李从厚入成都之时,就已经出家修道去了,李从厚就算将他们找回来,他们也不会为自己效力的,这也是李从厚甚为惋惜的。

  “拟诏,着安审晖任利州刺史,张从训任遂州刺史,杨承勋任合州刺史,刘审交任涪州刺史,李彦从任渝州刺史,杜重威任巴州刺史,李洪信任泸州刺史,李守贞任阆州刺史,杨玢任雅州刺史,安审信任梓州刺史,边蔚任剑州刺史,郭威为西南招讨使,留镇成都!”

  李从厚将蜀中几乎所有关键的点都安插上了自己的人,用以控制蜀中局势,就算有人图谋不轨,以他的这些安排,对方也成不了气候,何况留下一个郭威坐镇成都,他心里放心,其余的位置,那就从蜀中的官员之中挑选好了。

  “赵崇韬任戎州刺史,侯弘实任眉州刺史,武璋任万州刺史……”

  安排好了巴蜀各州县的官员,蜀中的局势就稳定了一般,当然还有一半就是那些原来蜀中的那些李从厚不喜欢的臣子,如王处回、张业这些人,李从厚自然不能留着他们浪费粮食,想要找他们的罪名,简直就是在猪身上找鬃毛,实在是太容易了,李从厚无需耗费多大的力气,就能搜罗一大筐他们祸国殃民的罪证。

  而赵季良、毋昭裔因为跑到山林当道士去了,李从厚也还算对他们有两分好感,自然可以格外开恩,除了他们搜刮的民财,其余的都原封不动,而张业、王处回他们,也秉着宽大为怀的精神,只杀首恶,不株连家人,但家产肯定是要充公的,以后就靠他们自力更生好了。

  攻下蜀国,李从厚也就宣布了免去蜀国今年的一应苛捐杂税,但就算如此,李从厚也是收获良多,首先是成都府库之中的金银珠宝,就可以让李从厚给十万大军开三年的军饷了,虽然在此之前李从厚说过,只要蜀国的土地和百姓,其余的都赏赐给三军将士,但这一路下来,三军将士已经得了不少好处了,入了成都,李从厚又犒赏了一回,他们也已经知足了,尤其是各军主将,也都是明白人,哪能真的一分钱都不剩,非要拿去,自然也会给李从厚留下最大头的那一份了,其次就是粮草,蜀中号称天府之国,这可不是一个随便叫叫的荣誉,而是实打实的天府之国,李从厚入川之后,在利州、剑州就缴获了三十多万石粮草,后又沿途缴获了十几万石,到了成都,成都府内的粮仓都已经堆满了,不下百万,中原这些年日子过的不太好,多灾多难,现在也可以利用巴蜀这块粮仓,做更多的事情了,这也是李从厚最为高兴的事情。

  “山南西道,本是为了防御蜀国才一直保留着,如今蜀国已经灭亡,臣请旨陛下,能够裁撤山南西道节度使,复梁州之名,择贤良之臣治理地方,臣在此间镇守已达六载,还请陛下能够给个恩典,让臣回到中原去!”

  安彦威是个懂得进退的人,李从厚裁撤藩镇也不是新鲜事了,这么多年下来,多少藩镇都已经剪除,复为州县,如今他守着这个山南西道已经没有多少意义了,他都快六十的人了,明白该放手的时候一定不要贪恋,否则失去的会更多。

  “卿跟随先帝三十载,辅助朕业已七载,素有忠义之名,朕对你还是放心的,不过你所请也是人之常情,这样吧,若是卿愿意,不妨前往北京太原,暂充副留守一职,襄助高行周防备北境,如何?”

  “臣遵旨!”回到太原,那已经离他老家代州不远了,安彦威倒是十分愿意的,年纪大了,谁不愿意多回家乡多看几眼。

  “朕为你准备了一车礼物,你一并带去吧!”安彦威放了权,李从厚就愿意舍财,他知道安彦威素来谨厚,不恋财货,但他不恋是一回事,李从厚赏不赏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臣叩谢陛下恩赏!”

  有了安彦威这个先例,洋州的安从进自然也很识趣,主动以年老多病为由,向李从厚请求辞官回乡,这些年他也捞够了,想回去过些太平日子了,天下的局势已经明朗,他也不敢有什么非分之想了,落一个安享晚年,那就是再好不过的结局了。

  李从厚也是借坡下驴,既然他们主动请旨,李从厚自然就顺势准了他们所请,让这些老将们回去安享晚年好了,江山代有才人出,李从厚以及在军中发现了不少的好苗子,可以承继他们的勇武传统,为国效力了。


  (https://www.daowx.cc/bqge219687/1497349.html)


1秒记住笔趣岛:www.dao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dao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