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岛 > 都市之万能许愿系统 > 第一百零九章 拜师学艺

第一百零九章 拜师学艺


  吴班主他们村离张于姥爷家大概有五里地,不算远,抄近路过去,也就是十来分钟。

  张于早起骑着大舅家的电动车,然后抄近路过去,虽然不是硬化路面,但是也挺好走的。

  因为他不知道吴班主家具体在哪里,所以进村后他就打听了一下。幸好是吴班主在村里算是名人,随便问谁都知道,所以很容易就找到人了。

  “呦,小张这么早就来啦?我这还没吃饭呢,你要不你也吃点?”张于到的时候,吴班主家里正准备开饭。

  “不用吴叔,我是吃过饭来的,你吃你的就行了。不用着急,我是怕来晚了还让你等着,所以就早点过来了。”张于笑着和吴班主说话,然后就坐凳子上,等吴班主吃饭。

  农家早餐都比较简单,大米粥就咸菜,如果要下地干活的话,会有干的,也就是配上满头或者大饼啥的。

  当然了,勤快人家早上也会熬菜吃,但是一般的人家都只吃点咸菜,因为这样省功夫,能早点吃完下地干活。特别是夏天热的时候,中午那段时间,三四个小时都热的不适合干活,所以就早上早走会,晚上晚回来一会。

  吴班主家里早上是粥和熬白菜,白米粥没啥说的,咱们说说这熬菜。熬菜是当地的习惯说法,其实让张于说,应该叫煮菜更合适一些。

  一般来说,像大白菜、土豆、豆角、茄子等蔬菜,或切片,或切块,然后锅里底油炸锅,直接把洗好切好的菜倒锅里,随便翻炒两三下,让菜都沾上油,再放盐和酱油,最后放水,直接盖上锅盖,开煮!

  等菜烂熟了,出锅前放上鸡精和香油,直接盛出锅。当然了,是现在的做法,以前可没有人舍得饭鸡精和香油,顶天了放两粒味精。

  这个做法之所以不叫炖,是因为时间短,不用入味啥的,做起来很方便。

  吴班主吃饭算快的,两碗稀粥,唏哩呼噜的,一会儿就喝完了。中间也就是夹了三四筷子菜,所以不到五分钟,吴班主就吃完了。

  张于一看,赶紧说道:“吴叔,我不着急,你这慢慢吃就行。”

  “不是因为你,你五叔一直都是吃饭快,平时也这样。”吴班主在本家排行第五,所以他老婆误会张于叫他的是五叔。

  一抹嘴,吴班主下炕穿鞋,并对张于说道:“走吧,我估计师父今天在家,正好咱们赶上了。”

  说着话,他穿好鞋,就挥手带着张于往外走。

  张于跟着站起来,先是吴班主的老婆客气的说道:“那婶子你吃着,我和吴叔就先出去了。”

  “哎,这就走啊?有空来啊!”吴班主老婆在炕上谦谦屁股,也没动地方,但是张于也不介意,只是笑着答应以后肯定来,然后就跟着吴班主出屋了。

  而吴班主则是拿起自己喇叭兜子,里面装着他全部吃饭的家伙。然后他也骑上一辆电动车,带着张于,往村子里面骑。

  他们村毕较大,有四个大队组成,足足有三千多人。从南头到北头,村里主街就有二里地长。再加上从西头到东头,村子夸也有一里多地,所以想的村子特别的大。

  但是再大,骑电动车跑一圈,也用不了半个小时。

  吴班主师父家就在村里主街上,只是吴班主家在村南头,挨着马路,而他师父家在村北头,远离马路。

  停好车子,吴班主招呼张于:“来吧,师父在家呢!”

  这个院子虽然开着大门,但是里面也没有车什么的,也看不到屋里的人,张于不知道他怎么知道师父在家里的。

  两人一前一后,直接走了进去。幸好他家没有狗,要不然就有可能直接冲过来把张于给来一口。

  这个真不瞎说,一般农村家里,不说家家都养狗,但是也差不多少。而且农村的狗,一般都不是宠物,那都是看家护院用的。

  虽然现在农村也养一些小宠物犬什么的,但是大多数还都是那种本地狗或者狼狗串。如果不是主人家里的熟人,随便往里面进,很容易挨咬!

  要问为什么张于知道,那是因为他小时候经历过这些。但是他本身并不怕狗,也挺喜欢狗狗的!

  “师父,我来看你了!”穿过院子,一进前门,吴班主就开始大声的喊道。

  但是屋里虽然有动静,却没听到人回话,这让张于感到奇怪。

  “我师父上岁数了,耳朵不是太好使了,所以可能没带助听器,没听到我说话。”吴班主还扭头给张于解释了一下,也非常懂得待客之道。

  前门到屋门也就是三五步路,所以很快,两人就撩门帘进屋了。进屋后,张于看到炕上坐着一个老爷子,头发已经花白,而且稀少,虽然没有秃顶,但是也没剩几根了。

  他正老神神在在的,耳朵里带着耳机,摇头晃脑的听着收音机。而张于他们进来,都没有打搅到老爷子。

  吴班主一看,从张于苦笑一下,然后爬上炕,把师父上耳朵的摘掉,然后在他耳边大声喊道:“师父,我来看你来啦!这位小兄弟是张于,很有音乐天赋,他想学吹喇叭,你看能不能给联系下师叔?”

  其实张于看到,当吴班主摘掉老师父耳机的时候,老师父就醒过来了。等他听完徒弟的话后,就眯眼打量张于。

  张于一看这情况,立即上前,非常恭敬礼貌的问候道:“老爷子您好,我叫张于,是于家村于万泰的外孙。我过来是想学吹喇叭,吴叔说您能给我介绍个师父,请您一定要帮帮忙,我实在是喜欢吹喇叭!”

  因为老爷子耳聋,所以张于说话的时候,几乎是大喊出来的。

  听完张于的话,老爷子笑眯眯的说道:“好,好啊!现在小年轻的,爱吹这个的少了。我还琢磨着,这活就像广播里说的一样,将来断了传承呢。现在看来,还有你这样的小伙子喜欢、爱这个,我觉着是个好事!”

  张于听了听感动,这些民间老艺人,可能不懂啥是传承,但是他们都知道,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不能丢喽,不能断喽!

  “我觉得吴叔吹得挺好,但是他不肯教我,所以才来找您的!”张于接话说了一句,主要是捧吴班主一下。

  “小吴不行,他自己都不到火候,他那个教不了人!要不是我年岁大了,耳朵聋了,老头子我就教你了。虽然不如我那个兄弟,但是我吹得喇叭也不错多少。”

  但是老爷子是个实在人,上来就先踩呼自己徒弟。虽然张于听着挺好笑,但是他可不敢笑出来,也不敢接话,只能老实的等在老爷子接着说。

  “那个小吴既然说了,你天赋好,小张你现在会点啥?以前学过啥?能不能给老头子露一手?我也好和兄弟说话!”对于老爷子的要求,张于也明白咋回事。

  人家贾大师,堂堂央音教授,不能随便收徒弟,所以张于要是没有两把超,肯定不会帮他打着电话的。所以张于立刻掏出口琴,因为他现在就这个吹得最好。

  至于为什么会带口琴来,张于其实早就想到这节事情了,算是有备无患。

  “老爷子,我会的东西其实挺多,但是都不太精,就这个口琴还算凑合事。所以我吹吹口琴,你看成吗?”

  “行啊!反正都是吹的,口琴也成!”

  然后张于就没二话,开始吹起口琴来。他吹得是非常着名的口琴曲子《凤阳花鼓》,这首曲子是由着名的口琴名家石人望,根据安徽民歌为主创作的曲子。这首曲子是非常优秀,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口琴独奏曲,在国际上也是享有盛名的。

  说实话,张于的口琴没有到出神入化的地步,但是也是登堂入室了。所以一曲吹完,当他有些小心翼翼看着老爷子的时候,老爷子说了一句话:“小吴,把我柜上的手机拿来,我给你师叔打个电话!”


  (https://www.daowx.cc/bqge228918/1603094.html)


1秒记住笔趣岛:www.dao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dao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