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岛 > 康熙后宫Ⅰ:葱茏年华 > 第392章 正说之六:德妃出身之迷 3

第392章 正说之六:德妃出身之迷 3


  ★第二个观点:不管其祖上是不是包衣,到德妃时,一定不是包衣。理由如下:

  1)这里有一个“一步可证”,因为只要有这一个理由,就足以说明,德妃的祖父额参在皇太极时便已经不是包衣了。

  ●而这个理由便是:额参早早便被授予“爵位”了,哪里可能还是包衣?受爵证明如下:

  第一段资料所列:【③太宗嘉之授为男爵】【③加一骑都尉任佐领】

  第二段资料所列:【③授牛录章京世职】【③一等阿思哈尼番兼佐领】

  两段资料,授爵的名字看着不一样是吧?其实是相同的,这里涉及到一段清朝的爵位制度变化,听玥彤简单说一说(此处部分参考书籍:《清朝典制之清帝列传(附册)》:

  太宗皇太极天聪八年,定八旗爵名,设公一二三等,昂邦章京,梅勒章京,扎兰章京,「牛禄章京」诸等次。

  顺治元年,加封公、候、伯世爵,不久又更昂邦章京为精奇尼哈番,梅勒章京为阿思哈尼番,扎兰章京阿达哈尼番,「牛禄章京拜他喇布勒哈番」诸等次。

  顺治十七年将拜他喇布勒哈番定汉名为佐领。

  乾隆元年,又比照汉称,精奇尼哈番为子爵,阿思哈尼番为男爵,阿达哈尼番为轻车都慰,拜他喇布勒哈番为云都慰。乾隆元年定佐领汉名为骑都慰。

  所以上面两段资料对额参的称呼不同,只是因为清朝在前几朝的称呼不同所造成的,所指的爵位是同一个。

  综上所述,额参早在太宗皇太极时便已经“受爵”了,所以不可能是“包衣”,“爵位”是什么?清朝的爵位分给异性爵位者多为立有战功的,额参明显属于是立有战功而受爵的,“爵”是什么?爵是封建王朝的贵族阶级,“包衣”是什么?包衣是满清封建王朝的奴隶阶级。“爵”不可能是“包衣”,所以即使在额伯根时乌雅氏一家仍是包衣的话,那在额参时已经肯定不是包衣了,仅额参享有的爵位,便已经可以肯定在德妃入宫时,其族肯定不在包衣内。

  根据乾隆时明确的品阶制度,额参的一等男爵相当于正二品的官职。

  2)可能会有人说,额参的爵位会不会是雍正补封的,从这两段史料来看,可能性基本为零,两段文字中都有这样的字样【⑤将额布根、额参、魏武俱追封为一等公。】这个是雍正补封的,他并没有做任何的掩饰,而且他也没有给额布根和魏武身上去套任何的爵位,如果做假,那何不在额布根和魏武身上一同做假呢?特别第一代额布根,在他的身上除了追封的一等公外无任何的职位和爵位,所以额参的爵位是真实存在的,额参【④历事三朝】,从皇太极算起,三朝为皇太极、顺治、康熙,所以康熙时,三番之战,额参家是典型的武将之家,额参其子魏武为护军参领,为安抚武将,纳武将之女入宫的可能性相当大,而且根据生子晋封的时间推测,德妃应该是三蕃其间入宫的,所以德妃应该是以秀女身份入宫的。


  (https://www.daowx.cc/bqge233502/1446684.html)


1秒记住笔趣岛:www.dao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dao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