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岛 > 康熙后宫Ⅰ:葱茏年华 > 第394章 正说之六:德妃出身之迷 5

第394章 正说之六:德妃出身之迷 5


  当年德妃的曾祖额伯根和额伯根的弟弟萨穆哈在满清国初时归顺了努尔哈赤,萨穆哈被分在了镶蓝旗包衣,而额伯根则可能分在了正黄旗包衣(根据佟养正和佟养性分不同旗,这样的分法是有可能的。)

  额伯根生了长子额参,在额参长大后,入宫当差,这额参相当有本事,又很会来事儿,一步步爬到了包衣大的位置,担任过膳房总管。

  崇德元年皇太极要出宫和明朝决战,这额参便随行了,这额参天资聪颖,箭法不错,偶遇朝鲜有人给明朝送信的信使,便将其射死,这让皇太极非常满意,很是欣赏,并将这朝鲜人所骑的马赏赐给了他。

  后来他随着超品公扬古利(说明一下这扬古利家族为大清的功勋家族,地位相当了得。)一同领兵前进,大胜朝鲜,可就在这时,有一个朝鲜小兵藏在石头尖,悄悄地以鸟枪射死了扬古利,皇太极非常悲伤,这时佟图赖看到山上有一个人越山而逃,便指着说道,“那山上向东而去的人,一定是杀死扬古利的的人。”

  机灵的额参把握住了机会,主动请缨,皇太极允之,让他去追,他一路追去,第二天回到大营,将那朝鲜兵的首级献给了皇太极,皇太极很高兴,估计佟图赖随军,可能和额参也有了一些小小的交集吧,为佟家与乌雅家的亲近关系有了点历史渊源。(小注:佟家和乌雅家有可能早有联系,佟家是支持雍正的,当然这里也有孝懿抚养雍正的因素。)

  皇太极很高兴便让睿亲王多尔衮去商议以何功来给额参记功,多尔衮等人商议后说,这个额参吧,只去了一夜就回来了,这功劳与那些拔取敌旗,斩杀敌将的人实在无法相比。额参知道有失定会有得啊,于是忙上前向皇太极禀道:“睿亲王所言即是,我做的事太微不足道了,英明的皇上您要是给了我恩典,我也不敢承受啊。”皇太极一看,嗯,这小子不错,不贪功,也不争功,好,虽然没有赏赐额参,但对他却留下了极好的影响。

  崇德三年,这额参又获得了随睿亲王多尔衮出去和明朝打仗的机会,功济南府、大同等处立了不少功。当时清军还未入关嘛,所有为清军卖命的人都要赏,再加上皇太极以前对他印象就好,于是抬旗,这样的人才怎么能在包衣里呢,准其将额参这一支抬旗到正黄旗并授予了额参牛录章京的“爵位”,在顺治或康熙时期呢又追封为一等阿思哈尼番(男爵)兼佐领。

  额参算是正式洗白了,并且成为了满清的贵族,当然它的堂兄堂弟表兄表弟们还在包衣旗内。额参的长子为魏武,也谋得了个护军参领当,这魏武身了个女儿,就是德妃,三蕃之乱,选秀之春,秀女之身,武将之女,因而入宫,康熙十八年晋得嫔位,康熙二十年晋得妃位。

  德妃的身世算是完整的阐述了一遍,至于德妃在玄烨心里是个什么地位,这次暂时只谈出身,其余日后再表!

  ****************************************************************

  德妃因为是雍正帝的老妈,所以研究她的人特别多,以前常有人佐证德妃的包衣出身,玥彤这篇文章,是将别人证明德妃包衣宫女入宫的身份都进行了驳斥,这篇文章整整写了将近两个星期,其间更是有熬了一个通宵(看资料看入迷了,晕……),第二天一早还上班,感觉自己都成仙了……不管怎么说,总算将它写完了,也算做到有理有据了,不知道大家看的是否明白,也不知道我要表达的东西说的是否清楚,如果读者朋友们有什么疑问欢迎入群和玥彤探讨。

  呵呵呵,所以嘛,荣妃是宫女,德妃是秀女~~最后同居妃位,呵~


  (https://www.daowx.cc/bqge233502/1446686.html)


1秒记住笔趣岛:www.dao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dao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