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岛 > 忘川一渡 > 31.君莫笑(30)

31.君莫笑(30)


  1.

  东楚自开国君主升阳皇帝指掌天下以来,就有春宴之俗。每年五月初一,炎夏来前,于傍晚在东楚皇宫直谏台举行。

  直谏台原名擎巅台,是后凉宫城遗址。升阳皇帝也是在这里手刃史上著名奸臣云茧,得后凉殇皇帝禅位,开立东楚。

  升阳皇帝登基之后将擎巅台更名直谏台,结合当时云茧勾结外邦祸乱江山的时事,颇有一些警世意味。

  东楚春宴的排场很大,除却帝后群臣,皇子公主、世家子弟也都在参宴之列,江湖上、市井中有声名的年轻人,也会收到宴会的请帖。

  升阳皇帝出身商贩之家,称帝之后肱骨之臣中有不少江湖人士,他很是知道单靠皇亲和仕中官员,很难维持朝堂的稳定,所以在重视世家的同时,也很照顾寒门。

  虽然东楚科考制度极难,江湖人很少能够效力朝廷。但春宴的存在,刚好弥补了公职结构的缺憾。

  春宴说白了,为的就是加大皇室同外臣的交流力度,了解世事,多听些见解,这样为上者就能更好地任用贤才,从而更好地治理国家。

  而事实证明,朝堂江湖两相制衡下,东楚吏治确实达到了前无古人的清明。

  然而,这种清明最重要的基础,是升阳皇帝本人十分有能力,自强不息的同时还能甄别人才。

  春宴之于升阳皇帝,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已。

  可岁月经历数朝走到今天,春宴早就不再是群英论策、指点江山的春宴了。不过是世家联姻、各方势力收纳党羽的场合罢了。

  2.

  沈箴下了轿,跟着沈林夫妇,走在沈砚身侧,看着皇城宫宇,皱了眉头。

  她读的史料里、看的戏本子里、听的传说里,都说升阳皇帝为人是如何如何貌如出画、身姿清举,如何如何文能吟诗论道、武可挥刃定边。

  但宫城这副样子,可见升阳皇帝此人,恐怕于艺术领域一窍不通吧。

  宫城建筑的配色,真是显得太…………有钱了。

  镶金石墙镶金瓦,镶金栏杆镶金砖……

  沈箴情不自禁用手遮了眼睛。

  前些天那个月夜之后,沈砚就没搭理过沈箴。

  如今看沈箴手遮双目,行走摇晃,还是担心她是不是身体不适:“怎么了?”

  沈箴低声说:“闪瞎我了……”

  沈砚听了这句,当然知道她是什么意思,所以嘴角控制不住的上扬,只能战术性咳嗽控制表情,以防笑出声来,心中的芥蒂早已抛诸脑后。

  右相夫人裘望岚听到身后两人悉簌之声,回头瞪了他们一眼。少年人即刻端正走姿,不再调笑。

  3.

  春宴之于百官来讲,其实是很有头疼之处的。

  春宴排场大、人面广,一方面能自己长见识结交朋友,另一方面能为子女今后铺一铺路,文武百官自然是想要参加的。

  但当中细节考究起来,足够大家上火。

  比方说,这个参会顺序。

  严格从礼仪上讲,自然是下等官员先到候场,往上逐级抵达,群臣到齐,继而皇亲国戚,最后一起恭迎帝后大驾。

  陛下亲眷自然好说,都是一家人,商量好了,一起晚来一些便好。

  但你让群臣怎么办?

  他们是不可能互相商量好按序赴宴的。

  其一,大家平常工作里不可能意见总是一致,总有针锋相对的时候,满朝文武里,臣子们总有那么几个无论如何都不想搭理的人。逐一商量是不可能的。

  其二,满朝文武,府衙遍布都城及其周边地级市,哪怕有人牵线安排好了,也很难短时间内挨家挨户传达。

  其三,多少有点地位的官员,肯定也都好面子。平常哪个不是一副礼贤下士的模样,他们难道会开口对低阶官员明说让人家先来等他吗?

  其四,也有高官不在乎这些。但到早了也不合适,显得下头这些人礼数不周也就算了,还没脑子,不知道提前问一问。

  综上所述,各级官员何时赴宴,就只能让基层官员主观臆测了。

  主观臆测这种东西多么不稳定,故此每年都会有几个初入仕途的大哥落下一个没有礼貌的骂名。

  今年右相一家也同往年一样,到得刚刚好。

  沈箴来到直谏台,就看到大臣们三五成群凑在一起聊天。

  在这一众人里,独缺右相和左丞。

  按理说,右相的官爵比左丞是高一些的,但每年沈林都会来得比汪雷早一些。

  因为汪雷除却左丞之职,还有国舅这样一层贵重身份。

  汪雷的妹妹汪晴,是后宫之中,二十年来荣宠不衰的思贵妃。

  其实如若皇后还健在,右相沈林的身份本也不该输给汪雷的。

  当朝皇后是沈林夫人裘望岚的同胞姐姐裘思岚。

  皇后崩逝之后,汪晴才从嫔位跨级晋了贵妃。但陛下为其取了“思”这个号,也不知是想要折辱她们两人之中的谁。

  皇后虽然早逝,但留下了一个儿子,叫楚熠。

  思贵妃膝下,是个女儿,叫楚燃。

  陛下子息薄弱,努力多年,也只有这一双儿女。

  没娘的孩子是棵草,陛下把这句民谣诠释得那叫一个淋漓尽致,这位独苗皇子从小就不大有存在感,宫婢阉人轮着养,见个爹说不定比见个刺客都难。别说立储,连个正经的寝宫都没有。

  而这位公主,却是备受宠爱的。

  去年及笄,陛下越过翰林院和礼部,直接为公主取了“怜香”这个封号。

  大家都以为这两个字是陛下临时起意,顶多也就是临时好好想了想然后起意。

  谁料陛下为公主佩簪的时候说了这样一段话:

  “燃燃,你舅父家中弟弟的名字也是寡人取的,珹,美玉的意思。

  你弟弟是惜玉,你是怜香。

  父皇希望,你们都能珍视生命之中美好的东西,风流快活地过一生。”

  说完还用衣袖擦了一把眼泪。

  楚燃听了,当场就扑到父皇怀里哭了一场。

  哭着也不忘高兴。

  这是何等的恩宠,一个封号,父皇殚精竭虑,铺垫了十几年。

  这个封号代表了她一生的荣华。

  怎能不喜悦。

  ……

  沈箴落座后,趁着没人注意,偷偷拿了一片桌上餐盘里的梅子干,放到嘴里品起来。

  不久之后,陛下携着贵妃,身后跟着公主,公主之后,是一身锦袍的右相,还有数十宫人,浩浩荡荡来了直谏台。

  全体官员及家眷同行拜礼。

  沈箴抬眼看了一眼陛下。

  他已经有些许老态了,但眉毛极浓,目光如炬,仍是一派威严。

  沈箴想,陛下年轻时一定也是风姿俊逸,戏本子里说升阳皇帝貌美至极,可能也不是唬人的。

  贵妃的容颜更不必说了,虽已到中年,但仍看得出风情万种,蚕丝华服金缕鞋,额间一枚花钿,更显美艳。

  沈箴挪一眼,便看见了一个年纪相仿的少女,想必就是怜香公主了。

  一身紫色袄裙,倒是娇俏。

  只是这容貌,似乎没有继承父母的优点,虽也清秀,但称不上惊艳。

  最后看了一眼左丞大人,身后再也没有了她认识的人。

  “阿珹……”

  沈箴有些遗憾,从争鸣山学艺前,阿珹身穿黑色长衫那时起,她便知道,他同家里的关系恐怕有些艰难了。

  4.

  沈箴的叹惋之情持续了很久。

  久到帝后公主左丞落了座,群臣也落了座,陛下致了辞,群臣举了杯,饮酒一盏,陛下牵头,已经聊了好几轮天地经纬。

  此时夜色以满,天际已经没有了霞光。

  星空万里,如玉凉月,伴着直谏台上摇曳的灯烛。

  黑裳的少年就这样缓缓走了上来。

  他从小便肤白,夜色和黑衣将他的面容衬得不输此时天光。

  夜灵临世,大概也不过如此。

  雕鹤石杖垂在他身侧,梨花杖穗同黑色衣摆一起飘摇,兰纹黑靴踏在石板上,在众人静默之后,猎猎作响。

  少年的步履并未因周遭众人的噤声和注视而匆忙半分。

  他从容走到御座之下,单膝跪地,取下醉世,握在手中,抱拳行礼:“草民来迟,请陛下责罚。”


  (https://www.daowx.cc/bqge237032/1722183.html)


1秒记住笔趣岛:www.dao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dao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