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岛 > 影后快穿之宿主开挂了 > 130章 西游记

130章 西游记


  赵又廷连忙把吴承恩扶了起来:“哎哟喂,大神,您的膝盖我可收不起,您快请上座。”

  说着便把吴承恩摁在了椅子上,看见吴承恩的衣裳又破又皱,赵又廷又赶紧给他扯平了一些。

  赵又廷的热情让吴承恩受宠若惊,坐立不安:“赵哥,你别……别这样,我一个扑街叫花子,你这不是在打我的脸吗?”

  赵又廷正色道:“胡说!将来一大票明星,导演,作者都指着给你舔屁吃灰混饭吃呢,咱们国-家的票房可都指望大神你撑着呢!每年电视的暑期档都被你承包了,扑街,扑个毛啊!”

  吴承恩一脸懵圈,呐呐道:“赵哥,你逗我呢吧。”

  谁特么有功夫逗你啊,赵又廷赶紧道:“哎,你的书完本了没有?”

  吴承恩一怔,连忙从袋子里取出一大堆手稿:“完本了,完本了,你看看,看有没有什么问题。”

  赵又廷拿在手里一看:“石猴历险记?我靠,这什么破书名!给我改了,改成《西游记》!”

  吴承恩大吃了一惊,崇拜道:“赵哥,你好腻害,你改的书名真的好高大上,我好喜欢,你再看看,看还有没有需要修改的地方。”

  赵又廷快速的翻了起来:“这里!孙悟空从东海龙宫抢来的金箍棒太普通了,你要给他加点特效,让它显得更diao,你就改成这是大禹治水留下的定海神针,乃是一根铁柱子,约有斗来粗,二丈有余长,重一万三千五百斤……”

  吴承恩大叫起来:“我靠!这么重,孙悟空扛的动吗!”

  赵又廷一翻白眼:“都说了是加特效了,你可以写它能随意变长变短啊,变短的时候孙悟空就把它塞进自己的耳朵里,这样不是牛-逼多了!”

  吴承恩佩服的五体投地:“大神牛-逼,给大神跪了。”

  赵又廷得意极了,继续翻看起来:“哎,你这里是不是少了一章?”

  吴承恩一愣:“没有啊,少了哪一章?”

  赵又廷却道:“怎么没少,女儿国呢,你怎么没写女儿国啊!”

  吴承恩一脸茫然:“什么女儿国?”

  靠!原著居然没有女儿国,这怎么行!女儿国的女王大人可是多少人童年的回忆女神,要是没有她,那将来的收视率起码要降百分之三十!

  当即赵又廷就把女儿国的剧情告诉了吴承恩,要他赶紧的加上去,吴承恩本以为自己的脑洞已经够大了,想不到赵又廷比他更流弊,服,大写的服!

  赵又廷继续翻阅:“嗯,你这结尾写孙悟空跟百花仙子相恋的情节写的不错,而且……卧槽!居然滚床单了!”

  吴承恩淫-贱的一笑:“肿么样,是不是看的情不自禁就石更了?”

  赵又廷心里暗暗道:“卧槽,想不到这小子写小黄文居然写的这么六,都特么快赶上鑫瓶梅了,话说,这描写的,还真特么够骚,让人有点欲罢不能的说。”

  “咳咳!”赵又廷赶紧干咳了两声:“大神呐,你这样写不行啊,以后的电视剧审查很严的,你这样写是不能搬上大荧幕的。”

  虽然不知道大荧幕是个什么鬼,但赵又廷说不行,吴承恩就毫不犹豫道:“删除,必须删除!”

  赵又廷点点头:“嗯,先别急,等我看完这段再删,嘿嘿。”

  赵又廷看完书稿,又跟吴承恩一起商量了一些修改细节,吴承恩把每一个细节都用笔记了下来,看得出,他真的很喜欢写小说,而事实上,吴承恩也的确如此,他写小说都是用心在写,每一个字都凝结着他的心血,小说就是他的生命。

  赵又廷想了想,问道:“哎,你这本书,想不想出版啊?”

  吴承恩长长的叹了口气:“想啊,怎么不想呢,哪个作者不想自己的书得到读者的认可,可是,没人愿意给我机会啊。”

  赵又廷皱了皱眉,这么好的书居然没人愿意出版,倒还真是奇了怪了,于是问道:“你这本书如果出版的话,一本大概要多少钱?”

  吴承恩算了算,回道:“大概一百文吧。”

  赵又廷自语道:“一百文一本,一两银子能出十本,一千两就可以出一万本……”

  吴承恩吓了一跳:“赵哥,你说啥?你要出一万本?”

  赵又廷翻了一下眼:“拜托,我还没算完好不好,一万两就可以出十万本……嗯,那就先出十万本玩玩。”

  吴承恩吓的一哆嗦,十万本……

  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当时的出版行业形势,以便于后文情节展开,因为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不太好,当过和尚也要过饭,靠着跟郭子兴杀人放火起的家,等到他当了皇帝以后,想起以前的那些不光彩往事,就觉得很丢人,而且疑心生暗鬼,看见‘秃’‘光’‘乞’‘贼’等字眼,都觉得这是那些读书人在暗骂他,于是就实行了残酷的文字狱。

  曾经有名屠户的儿子十年寒窗苦读,一朝金榜题名,中了二甲榜眼,朱元璋设宴为金科才子们庆贺,可能是那屠户的儿子长的颇为俊俏吧,朱元璋想为他指婚,于是问他家中还有何人,结果他说了句,家中还有一老父,以杀猪为生,朱元璋当时就拉下了脸,杀猪(朱)为生,你他喵的胆子够肥的哦,当即就下令把那小子给卡擦了,从此老百姓过年都不敢说杀猪,只能说杀肥肥。

  此等匪夷所思之事,朱元璋做了一箩筐,在这等高压政策之下,读书人人人自危,以至于后来干脆都读起了八股文,明朝中期以后,商业开始发展起来了,一片繁荣,于是书坊出版业便随之发达起来,人们也有了更多的娱乐欲望,那些老掉牙的八股文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娱乐生活。

  书商们为了赚钱,书生们为了吃饭,于是通俗文学便出现并流行起来,起初是写写戏曲啥的,倒也销量不错,但是后来为追逐利益的最大化,一些作者便开始剑走偏锋,写起了小黄文。

  因为这种文很能戳中人性的嗨点,一时间便成为畅销货,大批的书商跟作者靠这个赚了个盆满钵满,以至于像《西游记》这样的书,完全没了市场,眼见如此,一些高才书生也加入其中,创作出一大批流传至今的黄文名作。

  比如《飞燕外传》《汉宫春色》《河间妇传》《品花宝鉴》《女仙外史》《灯草和尚》《桃花庵》《香闺秘记》《花下缘》《媚史》《僧尼孽海》《巫山艳史》《妖狐艳史》《美妇人》《绣屏缘》《浪史奇观》《碧玉楼》《闹花丛》《风流和尚》《天地阴阳合欢大乐赋》等等等等……

  郑重声明!以上书籍千航一本都没看过!不管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

  ;


  (https://www.daowx.cc/bqge256439/1427435.html)


1秒记住笔趣岛:www.dao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dao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