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岛 > 凤凰珞 > 第231章 嘉峪关

第231章 嘉峪关


  第231章嘉峪关

  极目远眺,蔚蓝sè的天空万里无云,蓝的令人心悸,左右群山连绵一眼望不到头,前方却是一望无际的荒漠戈壁。(  更新本书最新章节)半山腰上,朱祐桓神sè兴奋,因为他站立的地方,乃是闻名遐迩的嘉峪关。

  历经战luàn,整个关隘早已变成一片废墟,根本看不出当初半点雄伟模样,除了依稀可见的地基,残瓦,黄土以及那青山上的处处残桓断壁,见证着岁月沧桑,见证着汉人祖先的豪迈足迹。

  从汉中出发,朱祐桓先是北上甘肃,汇合率军而来的朱辅,攻占河套最后一座被鞑靼人占据的城池安西,接着兵不血刃的收复嘉峪关,至此,整个河套全境重新成为大明领地。

  数十位战将簇拥着一身戎装的少年统帅,目光热切,和去年名不正言不顺不同,今日的朱祐桓贵为燕王,即使是三边指挥使朱辅,两省总督王越,都心悦诚服的投入其麾下。

  朱祐桓随手指着山脚,朗声道:“这里要立下一座石碑,上写天下雄关四字,以为后世子孙时刻铭记,先辈是如何从这里,西去开疆扩土的。”

  众将心中一凛,已然从王爷的话语中,感受到凛凛杀气,看来王爷是不会满足于固守嘉峪关了。

  “吾等当誓死追随王爷。”众将轰然应诺,一连串的大胜,甘肃边军的士气已是达至顶点。

  附近一群文官却是愁眉苦脸,在这险要之地修建雄关,要耗费的人力物力都是天文数字,这也就罢了,最令人心酸的,就是修建关隘动辄要十几年,简直是要了亲命了。

  朱祐桓没理会他们,反正历史上的嘉峪关,就是在弘治朝修的,此种事自有朝廷cào心。

  留下善守的秦紘筹备琐事,下令甘肃筹备无数水囊,朱祐桓挑选出三千jīng锐,每人三匹马,携带二十日左右的军粮,能够坚持两个月的饮水,率军踏上茫茫戈壁。

  此时正是chūn暖huā开的清明节前后,西北气温不高,昼夜温差极大,但对于行军来说,却是一年之中最好的季节之一。

  戈壁向来不属于méng古人,没有草场的地方,不单单被汉人视为不máo之地。

  经嘉峪关一路向西北,全是骑兵的队伍速度不快不慢,每日前行百里,又有哈密卫的向导带路,漫长艰辛的十四天之后,终于走出戈壁绝域。

  为了节省水源,每人每日只可饮用三碗水,马匹牲畜不在此例,朱祐桓身体力行,咬着牙坚持,很快得到全军将士的拥护。

  “王爷,您看,您看我们走出来了。”

  忽然前方传来前锋营的欢呼声,紧接着全军沸腾。骑在马上,嘴chún干裂的朱祐桓,望着眼前的绿意盎然,说道:“难怪西域各国很少攻打过来,娘的,稍一不慎就得全军渴死。”

  向导哈桑笑道:“王爷所言甚是,这附近方圆上万里地,除了戈壁就是沙漠,人烟稀少,路途遥远。除了我吐鲁番和哈密等少数绿洲之外,几乎都是人迹罕至之地。每次进京朝见我大明天子时,上百人的使节团,筹备饮水都是最头疼的事,何况如这般几千人了,每次有想要攻打汉人的贵族,一想到行军引水都要自备,这万一吃了败仗,恐怕连家都回不去了,因此都打消了念头。”

  朱祐桓哈哈一笑,笑道:“原来不单单是我汉人头疼,河套啊河套,不愧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

  哈桑陪着憨笑,汉人占据河套,无疑对各族人都是梦魇,要不臣服,要么远走千里逃到西域深处,想当年纵横河套的回鹘,连长安城都占据过,称雄西北的西夏王朝,使得北宋疲于应对。

  哈桑乃是回人,小时候出生在哈密卫,后来哈密被吐鲁番占据,他和很多族人千辛万苦的逃到甘肃,后来又定居四川,读了几年书,考中了秀才。

  扭头对着黄皮肤,黑眼睛的哈桑,朱祐桓漫不经心的道:“我还是那句话,回人祖上都是汉人,因各种缘由迁徙到西域又迁徙回来,你们要信仰伊斯兰教我不阻拦,但你们一定要牢牢记住,你们和汉人同根同源,不是méng古人,不是吐蕃人,不是哈密人,和西域各族都不一样。”

  哈桑闻言缓缓点头,神sè有些复杂,原来哈密附近居住着二十多个民族,其中最大的三支,分别是回回,畏兀儿,哈剌灰,非常有意思的,就是这三个民族的长相习俗,都和汉人间有些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是西域最有名温和顺从,不尚战斗的民族,以善于耕种,经商闻名。

  明朝立国之初,攻占了半个新疆,除了不máo之地难以屯兵外,哈密三卫的特点也是一个原因,也因当时明朝的死敌乃是méng古,大臣们始终认为西域各族不是明朝对手,牢牢占据河套地区后,索xìng封了哈密城的首领为王,以为西北屏障。

  并不是明朝人没有长远眼光,彼时西域确实属于jī肋,时有méng古人的威胁不说,整个西域乃至中亚,阿拉伯世界都是méng元遗留下来的各大汗国,丝绸之路不畅,西域沙漠化严重,无法大规模迁徙汉民。

  主要还是路途太过遥远,以古时各方面条件,纵使一时征服西域,也难以长久占领,此难题即使放到后世,一样是件头疼事。

  半个时辰后,全军寻到一处小绿洲,朱祐桓下令安营扎寨,四处巡视一圈,随便寻了个篝火堆席地而坐。

  不一会儿,哈桑低着头过来,嘴巴动了几下,但还是扭头而去,朱祐桓笑了笑,接过兵士递过来的烤饼子,狠狠一口咬了下去。

  朱辅打远处走来,蹲下身子坐下,笑问道:“还未成功?”

  “快了。”朱祐桓口齿不清的嘟哝,干燥的大饼委实难以咽下去,喉咙火辣辣的难受。

  朱辅忙解下自己的牛皮水囊,递过去说道:“这是前锋营寻到的当地清水,已经验过了,无毒。”

  朱祐桓大喜,一把抢过来咕嘟嘟的敞开了牛饮,好半天,才舒服的打了个饱嗝,叹息道:“水比黄金珍贵多了。”

  “这鸟不拉屎的破地方,我是不想再来第二次了。”

  朱辅挥手命争抢着水囊的兵士散开,低声道:“这些日子一直缓慢行军,到底为何?兵贵神速,再这么大摇大摆下去,那鞑靼人早就闻讯逃走了。”

  朱祐桓美美的饮了个饱,心满意足之余,笑道:“我就是要让他们仓皇而逃,要让他们的达延汗,领我的情。”

  朱辅愣住了,不可思议的道:“现今鞑靼大军正准备攻打我朝,不重创他们老巢更待何时?”

  朱祐桓悠然说道:“打下了又如何?不过是损失了大批fù孺牛羊罢了,抢掠些汉人村落,几年就能恢复元气。现在我大明缺的是时间,与其和达延汗不死不休,不如暂时言和,他统一他的méng古,我抓紧时间休养生息。”

  朱辅不赞同的道:“统一méng古后,将来如何能敌?莫不如设计yòu俘此人,铲除后患,让méng古草原永远陷入四分五裂。”

  要说以前听到这个建议,朱祐桓绝对赞同,可是此一时彼一时,认识到火枪的重要xìng之后,他的看法完全改变了。

  méng古草原太大,实际上除了成吉思汗,不会再有第二个人能真正统一整个méng古,就算给小王子几十年,顶多他会占据最大的一块版图,méng古人忙着互相征战的时期,往往也是对于汉人最和善的时候,因为他们急需明朝的各种物资。

  率军千里而来,却故意放过王帐,小王子能体会出朱祐桓释放出的善意,能和明朝jiāo易通商,互不侵犯,显然最符合鞑靼人的利益,趁此时机征服各大部族。

  如此明朝一举摆脱处处受敌的被动局面,摇身一变,成了坐山观虎斗的那位,各族眼看鞑靼人势大力强,要么归顺,要不投靠大明,如此趁机纵横捭阖,大明正好渔翁得利。

  只要十年,十年之后朱祐桓有信心,凭借数万训练有素的火枪兵,遍布各大要塞的火炮,四通八达的水泥路,哪怕你méng古铁骑来个几十万,也得让你们魂飞湮灭不可。

  现代火器显然是骑兵的最大克星,因此朱祐桓不急,他巴不得小王子等统一整个méng古呢,省了无数麻烦不说,到时两军对垒,堂堂正正的打败méng古人,就好似满清和俄国对付méng古人一样,一战而定天下,在méng古贵族中册立几位傀儡,méng古草原一劳永逸的划入我大明版图。

  这些当然无法对朱辅解释清楚,朱祐桓想了想,说道:“先易后难,河北严阵以待,那达延汗保证会低头服软,会派出使节恳请陛下赎罪,有他在,北方起码能保得三五年平安,嘉峪关未建成之前,不可轻启事端。”

  “也是。”朱辅身为甘肃将军,自然知道嘉峪关的重要xìng,不禁点头同意。历史上,确实是双方都有所求,使得修建嘉峪关修的顺风顺水,修建期间并未遭受过太多sāo扰。

  眼看无仗可打,朱辅未免有些无趣,牢sāo道:“早知如此,我何必跟着跑出来,平白吃了恁多苦。”

  朱祐桓笑道:“谁说白跑一趟?我又不傻,大老远的跑这受罪?”

  朱辅jīng神一振,喜道:“老子就知道你鬼主意多,快说,你到底想做什么坏事?”

  “呵呵”朱祐桓得意一笑,捡起一根木棍,在地上写出几个字。朱辅使劲瞅了半天,念道:“吐鲁番”

  三日之后,朱祐桓率军赶到哈密古城,听闻大明将士远来,在四川避难了将近十年的各族父老,倾巢而出,跑到城外欢迎。

  哈密卫各族人自从太祖朝,就一直对大明忠心耿耿,八十年来,除了个别几位忠顺王蛇鼠两端外,大多数时期,各族百姓都忠心守卫这座有着千年历史的新疆东部mén户。明朝正因有了哈密卫,不单单和甘肃彼此呼应,还能够震慑整个西域乃至把势力延伸至中亚,因此西域诸国名义上皆臣服于大明天朝,每隔几年就有西域使节赴京朝贡。

  这丝绸之路上的著名重镇,直到嘉靖年间,随着城池被吐鲁番攻破,回回等各族迁徙到宁夏等地,哈密成了一座空城,至此,也宣告了明朝对于西域的彻底失去。

  第231章嘉峪关

  第231章嘉峪,到网址


  (https://www.daowx.cc/bqge256492/1444453.html)


1秒记住笔趣岛:www.dao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dao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