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岛 > 大明第一督师 > 第七十六章 封赏

第七十六章 封赏


  温卿?难道会是温体仁?

  曹文焕偷偷侧目,那个廷臣五十多岁的样子,面容削瘦,身上穿着绯色官服,胸前补子上是一头仙鹤。这是一品官的打扮,崇祯朝姓温的一品官,目前为止,除了内阁首辅大学士温体仁还会有谁?

  从曹文焕等人进入乾清宫开始,温体仁就一直没有说过话。这时听到皇帝问起他了,这才把身子躬了一下,道:“老臣愚昧,兵事关系重大,老臣不敢信口胡言,不过,老臣看皇上眼睛中有赞许之色,这位曹……哦,曹守备,应该是说得不错吧。”

  历史上温体仁善于揣摩上意,城府隐藏的很深。不过曹文焕已经知道这人包庇过王朴,想必也一定知道自己就是那个被王朴排挤,差点被王朴贪墨了战功的人吧。

  朱由检眉心皱了一下,把目光转向了杨嗣昌,道:“杨卿,你觉得呢?”

  杨嗣昌沉思了半晌,进言道:“皇上,臣觉得曹守备所说,和臣早些时候提出的‘四正六隅十面网’之策有异曲同工之妙,臣主张以陕西、河南、湖广、江北为四正,四地抚臣进行分剿,而专防延绥、山西、山东、江南、江西、四川,为六隅,六巡抚分防而协剿,而总督、总理二臣随贼所向,专主征讨,这样内外相谋,大事可成。”

  “好,“朱由检忽然一拍大腿,本来略显疲乏的身体似乎显得精神了不少,指着堂下的几个臣子道:“看来,杨卿和曹卿是英雄所见略同了。你们一个是兵部尚书,是朕的股肱之臣,一个是边陲良将,所思所想,又如同一撤,如果配合得好,何愁流寇不灭,大明不兴?”

  说着,急步走下了玉阶丹墀,亲自用双手扶起跪在地上的曹文焕,由衷的叹道:“曹卿是文诏将军的堂弟,朕听说你屡立边功,心中十分高兴,最近陈贵又送来密折,说你在守备任上,孤身一人,平定了一场兵变,朕更觉得卿是大明的栋梁,今日你能献出剿贼方略,朕心甚慰,卿能文能武,他日若能为大明平贼剿寇,朕必不惜封侯之赏啊。”

  曹文焕思考着是不是应该在这个时候说些谢恩的话,忽然看到朱由检后退半步,面容一整,道:“曹文焕听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曹文焕重新跪地,叩头听旨。

  “曹文焕,朕今日就破格提拔你为副总兵,加署京卫指挥使司指挥同知衔,以从三品的武官行事,你不必再回宣大了,明天就到京营供职吧。”

  朱由检这话一落,不仅是曹文焕大吃一惊,就连旁边的温体仁和杨嗣昌也目瞪口呆。

  因为有历史因素,曹文焕吃惊过后,还能接受得了。崇祯皇帝求治心切,收揽人才的心情也很迫切,所以破格用人,对于这位皇帝来说,是经常做的事。

  但是,这么武断的决定,别人却不一定接受得了。温体仁眉头皱了皱,但是没有说话。杨嗣昌却踏前一步,沉声道:“皇上不可,曹守备只有十七岁,在军中历练刚刚一年,先前因为有功,皇上已经破例提升为守备,御赐大同右卫五品正千户,事情隔了还不到三个月,现在皇上又超级提拔为副总兵,加署从三品的指挥同知衔,这个升迁的速度,是不是太快了一点,外人如果知道,臣恐怕要出乱子啊!”

  朱由检背负双手,慢慢地向龙案走去,似乎思考着什么,忽然回过身子,朗声道:“杨卿,朕欣赏你的才干,但是在这件事上,朕却与你有不同的看法。人的才能大小,怎能用年岁衡量,祖宗的法统,朕一向不敢变更。但是凡是有利于朝廷的人,朕都会量才任用。国家正值多事之秋,正是需要有用的人才?汉朝的霍去病也是十七岁就跟随大将军卫青东征西讨,立下赫赫战功,不到二十岁就封为冠军侯了。朕也是十七岁登基为帝,难道你认为朕的年纪也不配做个皇帝吗?”

  杨嗣昌一惊,急忙俯身跪倒,道:“臣惶恐,臣不敢。”低着头,不再说话。这位皇帝的倔脾气,朝廷上谁都知道,既然不能反驳,那就只好以沉默对待了。

  朱由检看出杨嗣昌似乎还是不赞成,他不愿伤了这个宠臣的心,转头去向温体仁求助道:“温卿,你觉得呢?”

  “啊,皇上……”温体仁轻咳一声,略一沉思,恭声道,“皇上做事,必然有皇上的道理。现今天下多事,老臣认为皇上苦心积虑为天下而选拔人才,也未尝不可啊。”

  这话说得有些怪怪的,但是曹文焕知道温体仁是个圆滑的人,他看出皇上对这件事情的态度是十分坚决的,所以即使心中不乐意,可是惯会揣摩上意的他,也绝不会提出什么反对意见的。

  倒是杨嗣昌,多少有些不会做人。皇上提拔自己,这本来是好事,可是你如果反对,也不至于当着自己的面,背地里写个折子,或者和皇帝单独相对的时候,把这件事说出来也好。可是他当面阻挡自己升官的路,难道不怕自己恨他吗?

  怪不得他后来督师剿寇的时候,因为搞不好人际关系,才致使手下的将官不听命令,最后被逼自杀。这人具有铺陈大战略的能力,但是在小细节上,多少做的不够好。

  “好,”朱由检喜道,“既然首辅都赞成了,杨卿啊,朕就把这件事交给你去办了,明天就给曹卿一个副总兵的‘劄付’,通知京营总督和协理戎政的侍郎,把他安排到京营禁军,过后,朕另有安排。”

  看到皇上已经下了决心,杨嗣昌也不好再说什么,躬身道:“是。”

  随后,崇祯因为要向内阁首辅请教一些政事,杨嗣昌和曹文焕躬身退出了乾清宫,由内侍指引,走出了乾清门和三大殿,向北七转八弯出了宫门。

  刚刚走到轿子跟前,一直没说话的杨嗣昌忽然仰天吐了一口长气,然后对着曹文焕,似笑非笑的道:“曹守备,你可是大喜了,进了一次京,破格提拔成了副总兵,以从三品武官行事,你可要好好感谢皇恩啊。”

  曹文焕笑笑,伸手冲着紫禁城的方向,拱手道:“皇恩浩荡,臣曹文焕万死不辞。”忽然又冲着杨嗣昌一笑道:“卑职也要感谢杨大人,如果没有杨大人提携,卑职也不可能这么快见到皇上。杨尚书的恩情,卑职也要铭记在心。”

  “算了,”杨嗣昌一摆手,望着夜雾迷漫的街道,负手叹道,“曹文焕,本部堂对你也是深寄厚望,你年纪轻轻,立下了天大的边功,在民间朝野都颇有声望,本部堂就是怕你升职太快,心中有了傲慢之心,会影响你今后的仕途。”

  “大人放心,卑职心中自有计较,不会被虚荣蒙蔽了双眼,只会一心一意报效朝廷。”曹文焕眨着睛睛道。

  “这样最好。”杨嗣昌叹了一声,眼睛又望向暗沉沉的天空,似乎有很多心事。


  (https://www.daowx.cc/bqge31505/2034741.html)


1秒记住笔趣岛:www.dao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dao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