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岛 > 红楼之禛玉良缘 > 第四十八回 初当值步步小心

第四十八回 初当值步步小心


  “恭喜升官,我来讨茶来了!”一个爽朗的男声响起,黛玉微微一笑就知道谁来了,刚站起身,十四阿哥就大刺刺的走了进来。

  黛玉轻笑道:“你怎么来了?”

  十四阿哥一边烤火一边说:“我进宫来看额娘,知道你明天要上任,特别来瞧你的。”

  黛玉挑了挑炭,屋内的温暖升高了一些,歪着头问:“你的事跟皇上说了吗?”

  十四阿哥垂头丧气地说:“最近皇阿玛因为饥荒的事情正烦着呢,一直寻不到机会,再等等吧。”

  黛玉又道:“你是阿哥,跑到我这宫女住的地方被人看到了也不好,以后还是要注意一点。”

  十四阿哥喝了一口茶浓眉上扬,毫不在意地说:“我瞧哪个奴才不想活了多嘴多舌?”

  “我不过白嘱咐一下,你的脾气总是这样火爆,多学学你四哥稳重一些。”黛玉含笑道。

  谁知十四听了这话脸色也变了,把茶杯放在桌上冷冷地说:“原来四哥什么都好的,怪不得八哥请不到你,四哥能请到你?我原比不上四哥,怪不得你嫌着我呢,既如此,我这就走。”

  黛玉莫名其妙的被他的话一通冲,气得脸色雪白,只看着十四阿哥走了,才怔怔的掉下泪来:“这算怎么说?”

  紫鹃忙安慰道:“姑娘千万别往心里去,十四阿哥的脾气是直来直去的。”

  黛玉想到十四阿哥和四阿哥本是两亲兄弟反而彼此不亲,究竟是何原因,倒让人费思,想了一回,听着雪落的声音,慢慢的沉睡了。

  第二天,黛玉一早就醒了,因要康熙下了早朝才轮到她值班,于是紧张不安的等着,一直到辰时康熙方回到上书房,黛玉看到康熙脸色阴沉,想是早朝有了不好的消息,更加紧张。

  康熙皱眉坐下,奉茶女官端了他最爱的碧螺春上去,康熙把玩着茶杯,直到茶冷也没有喝一口,只以指节敲着桌子思索事情。

  良久方听他道:“传明珠及各位阿哥进殿议事!”

  李德全急忙叫传,不一会儿,明珠等人进来,叩拜完毕,康熙赐了座,方一一坐下。

  黛玉打眼一看,太子和明珠分别落在两边主座,余下的位置便按年龄大小落座了,四阿哥亦远远的向她瞧来,黛玉对上那墨玉一般的眼眸忍不住低下了头,四阿哥极快的瞟了她一眼,便不动声色的将视线平移。

  “今年河间大饥,饥民纷纷涌入京城,险些酿成大乱,你们都有什么看法?”康熙敲着桌子问道。

  黛玉忙拿起笔记下此话,认真地听着众人的发言准备笔录。

  明珠为官已久,又是长者,因此他先说道:“臣以为应该开仓放粮,搭粥棚布施灾民。”

  康熙点了点头,以目光询问着其它人的意思。

  太子看康熙将目光投向他,急忙道:“儿臣愿亲力此事,为皇阿玛为忧。”

  康熙脸上露出一点喜色,奉茶女官换了热茶来,康熙这才喝了一口。

  众人都在沉默,忽然四阿哥开口道:“皇阿玛,儿臣以为施粥只是治标不治本,这些灾民的确需救济,但更重要的是要查明受灾的原因,想出解决的办法。”

  众人都把目光投向四阿哥,康熙点头问道:“依你看应该怎么办?”

  四阿哥目光平正清和,不急不躁地说道:“这次受灾的地方最主要是山东,河南两省,儿臣曾暗中去查访过,此受灾两地的大小官员不仅不帮助百姓,反而巧立名目,官商勾结,屯粮抬价,百姓们这才逼不得已进京乞讨。治水要治源,儿臣以为要先从肃清两地官员开始。然后再将饥民带回两地,分一些明年春耕的种子,让他们不必再飘泊乞食。”

  九阿哥冷哼一声道:“四哥说得轻巧,现在饥民都快冲进紫禁城了,哪有时间查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再说粮库存粮有限,都发给了灾民,万一要有急用怎么办?”

  八阿哥沉默不语,只是偶尔抬头看一眼认真书写的黛玉。

  康熙闭上眼想了一回道:“民以食为天,解决饥民的吃饭问题最重要。胤礽这次总理赈灾之事,明珠去提粮设分粥处,胤禛和胤祀两人负责监赈,其余人帮忙协理,并将饥民领回河南,山东等地,至于查官员的事,等过了新年再处理。”

  众人领命退下,康熙这才看着黛玉微微一笑道:“你很紧张?”

  黛玉手心微微出汗,腼腆地微笑:“回皇上,奴婢的确很紧张。”

  康熙抬手,黛玉将写好的内容呈了上去,康熙看完点头道:“字如插花舞女,红莲映水。很得卫体神韵,记得也清楚有条理,不错。”

  黛玉看康熙神色悦快,心情稍稍放松,弯腰谢恩。

  康熙忽然笑道:“你不用紧张,朕又不是老虎。”

  黛玉不料他竟说出这样的话,不禁莞尔一笑,果然没那么紧张了。

  康熙用完膳还要午睡,黛玉便有空休息一会,李德全也眯着眼犯困,黛玉悄悄地说:“李公公,这里暧和,进来喝杯茶吧。”

  李德全忙满面堆笑道:“多谢姑娘了,只怕皇上醒上看不到奴才就不好了,奴才还是在这里候着吧。”

  黛玉看李德全冷得有些发颤,还得站得笔直,命雪雁端了一碗热热的甜枣姜汤递给他。

  李德全不仅对黛玉多看了两眼,心道这皇宫里奉承他的人极多,只是像她这样真诚关心自己的却没几人,这下是由衷地说了声谢谢。

  下午康熙又召见一些外臣,处理完折子已经到了申时,黛玉这才结束一天的事情,返回碧草堂。

  奉茶女官若燕和尚衣女官菲雨亦换了班,三人渐渐相熟,便坐在一起一边烤火一边说话。

  黛玉仔细地听着她们谈论康熙的一些事情,好早些摸清康熙的脾气,以免行事偏差有误。

  三人说了一回话,便各自散了,冬日夜长,黛玉听着窗外簌簌下的雪花,翻来覆去的不能入睡,不由自主的想到了那双墨玉般的眼眸。

  此刻天寒地冻,他却要日日在外为灾民分粥,自己却端坐室内,没由来的担忧起来!

  心中那一腔情思如青梅酿得酒一般,只等无人处揭封,那股浓香便一丝丝的散开,酸酸甜甜的醉人。


  (https://www.daowx.cc/bqge62126/3220623.html)


1秒记住笔趣岛:www.dao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dao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