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岛 > 金夕满月 > 第七节 嫁人看出身

第七节 嫁人看出身


  那时节嫁给人家续弦,都是穷苦人家的女儿。今天正议拖油瓶女儿的婚事,此时姐姐却明夸暗损,凭什么金夕要嫁李镇长家做儿媳,满月却要寻人家做填房?

  余氏慎玉嫁周少藩时,完全不得已,他也还没出头,死了老婆带着拖油瓶的女儿,而慎玉那时因为二姐跟金老板未禀告父母擅自离家成婚,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乡邻们都称余秀才的女儿跟人跑了,全家的名声都受了连累,连已经嫁人生子的大姐慎珠都受了连累,在婆家抬不起头,两年都不曾回过娘家。

  这件事虽然最终化解了,但对余家的小女儿的婚事有很大影响。到了十九岁慎玉还没有订人家,眼看着就要成老姑娘,守在家里为父母养老送终了。

  虽说最后多亏得金老板和姐姐从中牵线,最终嫁给周少藩续弦,当时算不得光彩的事。这后来周少藩步步高升,得了势,余氏变成了周夫人,才算熬出头,这其中的不如意,纵使是亲姐妹也有说不出口。

  如今看周夫人过的得意,金大娘也想让不受宠爱的小女儿,打起做有权有势人家填房的主意,“她倒想得美!哪有那么多现成的好事可捡?”慎玉觉得自己的姐姐很自私。

  金大娘并不关心自己妹妹的不快,一心想着:金正的婚事这如玉算盘落空了,只得另做打算。

  但是,还有两个待嫁女儿金夕与满月,还得依靠妹妹余氏帮忙。

  纵观龙山镇能看上眼的没几户,合适的也就李镇长家的李致,两个孩子又是青梅竹马一起长大,金夕的心思金大娘早就晓得。但求进行顺利,金夕早日嫁进镇长家做儿媳妇才能安心。但是李镇长不是干脆的人家,一直没上门提亲,女方家长又不好先开口。

  还有,满月这丫头没定人家呢,这必须嫁个门第超过李镇长家大女婿和二女婿,才能平了心中这口气。

  金大娘与李镇家大夫人争脸面,没有比女友更危险的生物,表面上亲热如同姐妹,私下却是竞争对手,不亚于死敌。

  金大娘不免又抱怨起李镇长家:“如果不是李致一直念着我家金夕,他俩又是自小一起长大的,模样儿也十分般配,我并不贪图镇长家的钱财。如果不是他家迟迟不上门提亲,我家两个女儿也不会白白耽误至今还没订亲。”

  “你也知道,大姐夫骆家早有心想要亲上加亲,满月小时住在半塔外婆家时,又常和骆腾云认识,总比外面不认识的人家要好,当时她外公外婆相继过世时,大姐就想带了满月回家,养大当她的儿媳妇。是我家金老板嫌童养媳的名声不好听,才将满月带回家的。十三四岁时又提过一次,原本想着金夕要先订下亲,才给满月定。”因此时处境,三个适婚的孩子没有着落,难免抱怨起丈夫:“那时金老板又被猪油蒙了心,说是民国不兴早婚,要等孩子们大了才订亲。虽然骆家茶场的产业不大,可是满月嫁过去也算是门当户对,虽说是长子,下面子妹多,给自己的亲姨妈做儿媳妇自然不用受罪,如今大姐夫前年也给骆腾云结了婚,我家两个女儿拖拉到十七八还不订亲,真要让别人家看笑话了。”

  余氏见她又旧事重提,便开解道:“现在是新时代,不时兴表兄妹结亲的。听说民国政府颁布的婚姻法不但要实行一夫一妻,还禁止近亲结婚。”余氏应该是更乐意推崇一夫一妻,这样花心的县太爷作为一县之首就不能公开外面养小。

  金大娘不服:“我们这算哪门子近亲呢?女子嫁出门就与娘家不亲了,大姐夫骆家与我们金家是‘诛九族’也诛不到的亲戚关系,何况满月与她家骆腾云不是表兄妹而是姨表兄妹,比表兄妹又隔着一层。都是你们这些假时髦的人反对,家里两个女儿都十八的大姑娘,还嫁不出去,我的心情,你是怎么能理解呢?”她越说越狠李镇长家没早来提亲,耽误了许多事。

  余氏笑着安慰说:“周瑾淑还比她俩大两岁呢,不是今年才嫁出去嘛,现在也不像我们那年头,鼓励女孩子迟些嫁人,太小嫁人多遭罪,婆婆虐待自不必说,也不好生养,生孩子那就是鬼门关上走一遭,我虽没亲生的女儿,但我绝对赞同姑娘家要过了十八、九,最好过了二十再结婚。”

  这些话都是宽金大娘的心,抱怨:“知县的女儿不愁嫁,我家的两个女儿你可要多上着心。别净是嘴上答应,实际不使力气。”

  “姐姐你放心,满月是我亲侄女,又是咱们爹娘一手带大的,我的侄女绝对不会说与潘思荣那种混球。咱家金满月论人品论相貌,可比周瑾淑要强百倍,我与周知事一定帮她选户好人家。因为一直没有看得上的,所以没跟你提。”

  大家是亲戚关系,金家满月找户好人家,自然对周夫人是有好处,或许还能攀一门对周知事仕途有益的亲事,能为周家出些力,何乐而不为呢。

  周家小姐并不是潘思荣挑剔的那样,她长得也不丑,个子高挑,不胖,就显得像竹杆。脸面有些长,颧骨有些高才显得面无二两肉;下巴有点儿尖,拉伸下颚线才显得不符合鹅蛋脸型的标准;皮肤双黝黑,遗传自周知事显得不够弱柳扶风。态度上也是端庄有余,略显得老气,称不上标致。

  如果按小满定的标准,周家小姐算是美人。

  如果按金夕的眼光,周家小姐也就凑合能嫁出去已经算幸运的。金夕会亲热情地询问:“这件衣服真好看,料子十分好,哪里买的?哪家做的?”

  如果按潘思荣的想法,自己虽不敢说貌比潘安,也不求娶个嫦娥,但要娶个县里漂亮的姑娘还有实力,可周小姐这算哪门子,给插进来的亲事?

  潘思荣干巴巴地问:“爹,你图他们周家什么好处呢?要不你自己娶吧!”他爹作势要打他。潘少耻于与周小姐相提并论,觉得这门亲自己是吃亏了。

  木讷的周小姐一心想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潘思荣虽然人坏,相貌其实不错,阔脸大耳,又高又壮,与瘦高的周小姐还挺般配,一个流气好动好说,一个却似木头人一样安静。

  周小姐依仗的资本是有个能干的爹——周知事。

  周少藩原是嘉山人,周家在当地只是有十几亩地、有几间房子出租的中等人家,家业有大哥继承,作为二儿子只能出来谋生。他纪年也曾上过几年书院,识得些字,正当滁州的时任知州与周少藩家有亲戚,就托人进去当差。

  民国时滁州降为滁县,官府里几经换官易职,人事斗争激烈,小小吏员毫无保障,周少藩又经人介绍就到来安县公署当书吏。

  那时来安县各方比滁县稳定,知县万琅一直在职十几年,后来改官称为知事,县衙门改为县公署。周少藩当时跟着万琅做文书,专门跑一些信函与属令,因其会办事、有眼色常常被重用。

  周少藩到来安县公署前,刚好余师爷已然辞职回乡养老,所以他们并未在任上见面。后来机缘巧合却娶了余师爷的小女儿余慎玉做填房。

  各方面打点,加上为人也活络,在万知事任满之期,周少藩就谋得了万琅的位置,成了来安县公署里第二位知事。

  余氏也先后为他生下两位公子,长子周瑾齐今年已经十六岁,幼子周瑾成也有十三岁。如今又说定了长女周瑾淑与潘思荣的婚事,与水口镇大地主潘家结亲,对两家来说是强强联合,好处诸多。

  周知事正可谓春风得意,满面红光,在席间与潘五爷称兄道弟,互相吹捧。

  赵部长与朱组长自然也免不了对两位结亲家,说几句恭维话。

  ;


  (https://www.daowx.cc/bqge62130/3220886.html)


1秒记住笔趣岛:www.dao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dao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