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岛 > 金夕满月 > 第五节 庶子弄权

第五节 庶子弄权


  青龙街上的纪立纲家的书店,还在那里,风雨无阻地接收着外地来的报纸和杂志,将这些文字卖给县里的文化人,这里是全县最接近新知识、新文化的地方,如今是进步青年时常夜间聚会的地点。

  县城是小地方,对新文化运动的接收还是十分落后,对外面新世界翻天覆地的变化,也难以触及,信息相对滞后。

  来安县自民国政府改制之后,打破了小城的寂静,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县国民政府里正式建立国民党组织委员会,又听说各地都在限制共产组织,四处抓捕宣扬共产主义的人。

  侯堂生自从在来安县国民政府任建设科长,与周少藩县长和商会的余慎之会长交好,周少藩还兼任县保安团的团长,一天夜里,县保安团的第一大队突然行动,查抄了纪立纲的书店。

  带队的队长正是金正,一举抓捕了许多聚会的人,其中还有一些在校老师和学生,整个来安县都惊动了,闹腾的好似是皇上要抄大臣的家,真就抄出一大堆的东西装上车,运到了县国民政府的班房里。

  许多涉及被抓人员的家属,连夜找关系,闹县政府门口,又求人疏通,通宵吵嚷,第二天街闻巷议地传开了。学校罢学一天,老师和学生经过盘查,第二天下午就被释放了,但是纪立纲与几个自称是他朋友的陌生人物。被关押起来,这次暗捕行动只是一个开端,县保安团此后时常接到这种任务,铲除了一些明暗之中的障碍,来县里的神秘人物也一下子变少。

  纪立纲已经被关押五天,他的家属托人找关系,找到龙山镇的戴四先生,再由戴四找到李镇长说情,听说这里面有李致的好同学侯堂生的缘故,所以要找李致这条关系去疏通。

  戴四一直与纪立纲相交甚厚,大概也猜到他为何被逮捕,如今国共两党的关系紧张,一些人就牵扯进这无妄之灾,戴四寻到来安县李致的门上,李致却劝戴四先生到县政府,将事情说明清楚。

  戴四后来左思右想,觉察这不过是一个圈套,便不敢随便说话,所问皆一概说不知情。

  教育局长郑伯川出面,将事情压制了一下,周县长也不想风头太过,大概捞到了好处,便下令将这次被抓的几个人驱逐出县城,如若再抓到就以反动罪论处。

  郑伯川是县教员督学,现任来安县第一高等小学名义校长,此次有几个德高望重的教师也涉及其中,他当然要从中斡旋,不能让学生继续罢学。郑伯川从省城上面得来可靠的消息,省府对共产党的活动有所限制,却并未察觉查处如此严密,虽说将共产倾向的人清理出了国民政府和军校党校,却没下令在各县里查处共产主义活动,这次行动显然是有目的,无风不起浪。

  众人静待事态平息,许多人在观望。这件事情,谁落到最大的好处,谁就是幕后的指使,而周县长不过是摆着明里的一个推手,有动乱,县长的好处自然少不了。

  郑伯川局长与戴四先生皆留起神来,几乎同时发现蹊跷:纪立纲在青龙街上最显著位置的店面与后面住宅,被迫易手,成了李致的宅院。

  郑伯川暗地里骂道:“庶子不足以谋,必乱大事,坏人心。”

  戴四先生在走动闲聊时,听李镇长家的大夫人的抱怨,李致在来安县原来居住的房子太小,格局也不好,另找一块地新盖的话,又一时没有这么中意的地段,新房子的风水远没有老宅那么稳当。

  原来李致早就相中青龙街上纪立纲的房子,他家却不肯轻易卖出,谈了几次都没有谈妥。这一次纪立纲摊上事,被驱赶出来安县,家也就跟着搬了出去,所以这栋房子最后就被李致买下来了。

  李镇长后来知道大夫人说了这些话,严厉斥责她妇道人家,不可随便与人家说这些,大夫人更气闷,女儿都嫁出去了,唯一的独子也带着儿媳妇搬去县城,丈夫也不知体贴,她倒觉得孤苦无依,赌气也经常也往县城里住,儿媳妇是个百依百顺的人,一起相处极是舒心的。

  吕舅爷的遗孀王氏,又无子女相依,守着一套旧房子一个人过日子,渐渐被洋人的教会说服了,常往县城的基督教堂“福音堂”去做礼拜。大夫人虽然怨恨王氏间接害死了自己唯一的亲弟弟,却又念及只剩下这一个娘家弟妹,多少还要走动一下。渐渐也同情王氏,也就不怨恨。

  王氏无子女,按道理李致要供养她,她却口出不驯,骂李致是丫头生的,“我就算饿死街头,也不会求到他门上去。”

  大夫人听了也心里很不舒服,可是明白王氏不过是想借此,辱骂李致和文秀这对兄妹是妾生的丫头,与大夫人全无干系,王氏依然痛恨李文秀,以前还假模假式地隐忍,装腔作势地假意对外甥女儿好,自从丈夫过世后她也不必隐瞒,将自己的恨意全部表现出来,认定是李文秀与她的生母秀水害死了吕明东,在县城里偶遇上金家大儿媳妇,王氏总是怒目而视,全然不顾外人怎么看。文秀也怕面对舅妈,便见王氏时早早地绕道,避免撞见,大概这门亲戚也是老死不相往来。

  对待文秀的这一点上,大夫人也有同样的想法,于是王氏不与李家的人来往,因为吕舅爷死得有些不光彩,在县里被传闻得十分不好听,王氏连自己的娘家也疏远,少走动,只有大夫人是例外,时常过来王氏这里走动。

  有一次王氏对大夫人说:“你宝贝儿子李致也是一个狠毒心肠的人,你瞧他近几年的作为,哪里像是一个正常的孩子呢?大概是将他生母的怨气都带上他的身上,原不该让他知道生母的事情,如今一发不可收拾,被怨气附了体。你毕竟不是生母,还需提防一些,说到头你和我也是一样的可怜,丈夫被人抢走,又没有一个儿子可以依靠。”

  大夫人原本就有些顾忌李致,不知怎么的,她近年来渐渐有些害怕自己一手带大的孩子,对李致是敬畏多于母子的亲昵,儿子真还不如儿媳董氏令她舒心。

  大夫人也不好说出李致的怨恨多半是由金夕毁坏婚约,因金夕代她妹妹嫁到南京而引发。话听几遍也难不往心里去,大夫人也在心里隔阂起来,渐渐少来县里,只守着龙山镇,少出来走动。

  李家儿媳妇董氏,要说也是争气的女人,虽说头两年一直不生养,一旦开了怀,接二连三地为李家开枝散叶,大夫人就将最大的孙儿带回龙山镇,自己身边抚养,因为日常抚养孙子辈,反而与李镇长的关系融洽起来。;


  (https://www.daowx.cc/bqge62130/3221034.html)


1秒记住笔趣岛:www.dao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dao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