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岛 > 祖灵神国 > 第21章、断子绝孙

第21章、断子绝孙


  时来天地同皆力,运去英雄不自由。[ads:本站换新网址啦,速记方法:,..com]

  以汉武之才,不是不知道自己引来的是什么,但是他更加是一个皇帝,就像这世界汉武帝一样,他选择了黄老道门来对抗阴司,而不是让一切恢复正常。

  也就是现在这世界的神道之学。

  这一点,汉武帝永远是汉武帝,他一直都是一个实用主义者。儒家有助于他集权天下,他便用儒家,黄老道门有了实用价值,他同样会用。

  就像地球上汉宣帝说的那样,“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

  大汉帝国从立国之初到汉武帝晚年,上述三种哲学的政治代表在帝国权利中枢依次拥有表现自我的机会:黄老(即道家)盛行于汉初,应对帝国无为而治的政治使命;而当汉武帝试图强力出击,全面扩张,儒家的‘积极入世’姿态,即获得帝国高层的一度青睐;但儒家肩扛道德大旗,固执而迂腐,对帝国领袖的行为方式不时提出规范、限制的诉求,迫使皇帝不得不寻找一种更便利、更得心应手的治理模式,于是盛行于秦帝国的法家再度崛起,经过一番技术化处理,最终为汉武帝实质性采纳,形成了‘儒表法里’、‘霸王道杂之’的治理模式。

  汉宣帝对热衷于儒学研究活动的太子(汉元帝)极为不然:‘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用德教,用周政乎?’

  一语道破所谓汉家制度“儒表法里”的实质:尊儒是表象,真正看家的法宝是法家,法家才是yankuai皇权倾心认同的‘老师’。

  这个世界,由于引来了人道力量,取得祖灵相助,单纯的外儒内法,显然不再那么合适,为了应对万一的“阴灵害人”,在皇权的支持下,黄老道学同样是抗起了自己的大旗,并没有直接倒下。所以这个世界其实际上是儒、法、道,三家共同维持的。

  儒家学说认为,圣人王者致太平,必封泰山、禅梁父以告天地。

  这满足了帝王的至高形象。

  而法家,作为明目张胆的鼓吹极权政治与驭民之术、力主严刑峻法与民为敌的学说,因为能够很快的提升国力,也同样受到帝王的采纳。

  至于黄老道学,汉初本就用它。到了汉武帝时,这世界起了偏差,引入了人道力量,所以董仲舒并没有完成“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大业。

  不过完没完成,其实影响并不是太大。

  毕竟汉朝其实在本质上是认同法家的,就是汉武帝他表面上排斥法家,是忌惮于秦朝的速亡,不得己独尊儒术。当时最正直的大臣汲黯(很可能是墨家)就对刘彻有句大胆的评语:‘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武帝一朝,打儒家招牌,行法家治术,挂羊头卖狗肉,虽说儒者居高位甚多,但政绩平庸。然而酷吏横行,严刑峻法为汉朝之最。中央集权体制在老董的推动下达到了前所未有狰狞,被灭九族的官吏百姓何其多就暂不统计了。仅巫蛊之乱,不但皇后太子两任宰相都死于非命,从官员到百姓上万人被杀。

  祖灵之事,阴害之法。像罗家这样的家族多少都知道一些。

  而现在罗名再这么一说,老夫人立即便明白了为什么自己家族人丁凋零,愤怒不已道:“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老夫人,老奴一定会查个水落石出!”

  并不需要再对他们细细解释,作为这世界的人,陈福也明白出事,出大事了,当场便跪下,杀气腾腾地说道。

  这便是分封制的威力-忠心。

  21世纪的地球,人们常说人心不古,没有一点儿忠诚,这其本质上依然是制度的作用。

  在分封制下,家中子(吏、仆生的后代)与主人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自然是非常忠心,急主人之所急。

  当然,这并不是说21世纪的制度下便没有了忠诚,依然有。比如十九、二十世纪兴起的民族、国家,便是对忠诚的替代,只不过其忠诚的对象不再是个人,而是变成了集体。这也是后世政权更迭的有力保证。

  现在,整个罗家都行动起来,而罗名与老夫人、嫂子就等着陈福的答案。

  在这种时候,罗名自然与罗家站在一起的。他不仅没有嬉笑胡闹,更是认真地思考着其中的关节,以及到底是什么人在害他们。

  如果从皇权对将权的打击来看,顺理成章的,头号嫌疑犯便是皇帝。

  但是,这也太顺了。而且身为一国帝王,干这样的事,也实在是太没品了。反倒是可以打消皇帝的可能。

  第二顺位嫌疑便是敌国了,因为如果罗家与地球传说中的杨家将一样,那么想他们家灭族,以一个国家的力量,绝对是有可能,也办的到的。

  只不过罗家随皇帝东征西讨,灭国无数,而罗名,很显然没有可能从这无数灭掉的国家中找出敌人来。

  第三,便是私仇了。

  以大妇子在五文城的所说所为,显然贵族们之间也是有私仇的。

  罗名当时没理会他们,只是他当时的状态正适合悟道,并不是一点儿不知,虽然本我有些散漫,但是他还是知孰轻孰重的,就像现在一样。

  “圣旨到。”

  罗名正想着,突然便来了传旨的中官。

  这传来的不是一般的旨意,正是皇帝对罗名的册封。

  封册爵位,并不是皇帝在大殿上一说便行了的。

  前面说过,大夏继承于汉,而汉重法。也就是说,除了皇帝的金口玉言外,同样也会有法理上的制度。也就是地球上常说的“程序正义”。

  比如封册罗名,不仅要有圣旨,而且是一式三份。皇帝存留一份,受封人有一份,中书省也会保留一份,代表着“百官为证”。

  除此之外,还会有《金册》。

  当然,罗名的《金册》只是青铜的,侯爵为银,伯爵为金包银,只有王爵才是真正的“金册”。只不过它们统一都叫“金册”罢了。

  这两样是最主要的,也是法理所在。

  而除了这两样,爵服,以及其他的赏赐什么的,可给可不给。

  自然,除了那些个吝啬到了家,不介意得个“刻薄寡恩”评价的皇帝外,一般多少都是会给些赏赐的。

  本来这样的事,罗家已经熟了,香案什么的,都是现成的,但是罗家突然出了这样的事故,其表现自然多少有点儿流露。就是自家有了主心骨,也开心不起来。xh118


  (https://www.daowx.cc/bqge8139/5016661.html)


1秒记住笔趣岛:www.dao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dao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