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岛 > 回到唐朝找工作 > 第十六章 哀求

第十六章 哀求


  谁也没想到堂堂太子,未来的皇上,会给一个太监下跪,顿时都呆住了。

  二娃也吓了一跳:“太子这是何意?”

  “求爵爷救我夫人一命!”太子伏地哭泣,“我不能没有良娣啊!”

  见太子对良娣如此情深,不惜以太子之躯向一个太监下跪,二娃酒也醒了不少。他也是个重情意的人,顿时心也软了,赶紧离席来到场中,搀扶起太子。说道:“殿下,并非卑职不救良娣,实在是……实在是无能为力啊!”

  太子一听,咕咚一声又跪在地上,哀声道:“如果爵爷不肯原谅我,仍然记恨那日之事,……只要……只要……”说到这里,太子顿了顿,一横心,悲声道:“只要爵爷救我良娣,我李亨,自断一臂向爵爷谢罪!”

  史书记载,李亨是一个很重感情的人,不象其父亲李隆基那般好色,他一生中几乎只宠幸了张良娣这一个女人。而张良娣也没有辜负李亨的爱,在安史之乱那般危险的境遇下,张良娣给了对皇权垂涎欲滴却又生性软弱的李亨精神上很大的慰藉,最后助其强登帝位,表现了一个女人最闪光的一面。

  无论二娃如何解释,太子只是伏地不起,哭泣着苦苦哀求。

  宝怡心中不忍,走过来拉了拉二娃的衣袖:“好可怜的,你就帮帮他吧。”

  二娃苦笑,抬头见杨国忠笑眯眯站在那里,心想:这老小子一定以为我故意不救。再看杜甫、颜真卿等人,却都面有不忍之色。这玩笑开大了!二娃心道。

  正不知如何是好之时,忽然门外传来高力士苍老而尖细的声音:“万岁爷驾到!”

  “这下完了!”二娃心中叫了声苦,这皇帝老儿肯定是来叫我救他儿媳妇的,可我哪会治难产呀,这下死定了。

  众人赶紧跪倒,三呼万岁。

  皇上李隆基走了进来,摆了摆手:“众爱卿平身。”然后走到二娃面前:“杨爱卿,这次又要劳烦你了。”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太子,“爱卿还是去给太子良娣诊治一下吧。”

  “皇上,并非卑职抗旨不遵,只是……只是卑职根本不懂医术,这妇产科奴才更是一窍不通啊!”二娃心道,别说是妇产科,就是正产科老子也搞毬不懂。

  妇科在唐朝称为“带下医”,后来才将产科称为“妇人科”,清代将二者称为统称为“女科”,李隆基自然听不懂他说的妇产科是什么东东,见他推辞不去,以为他还在记恨太子那一剑之仇,便道:“太子已经知错,爱卿就原谅他这一遭吧。”

  听这意思,二娃知道,皇上根本不相信自己不会医术。这也难怪,能够把病得快死了的皇上都治好的人居然不懂医术,任谁也不会想信的,加之太子与二娃几天前又有生死矛盾,更让人以为他是故意刁难,见死不救。

  二娃结结巴巴说道:“奴才是……真的……不会啊……”

  那太子听得此言,哇的一声大哭起来。

  皇上李隆基四下看了看,说道:“朕知道你与国忠正在这里把酒言欢,也准了国忠所奏,让宫廷乐舞前来助兴,这时来搅你们兴致,的确是有点煞风景——都是那帮饭桶太医,上次差点害了朕,如果这次还救不了太子良娣,朕砍了他们脑袋!”

  二娃额头开始冒汗了,不敢再行分辩,只得垂首不语。

  李隆基见二娃还是没答应的意思,叹了口气:“杨爱卿,这太子良娣是朕钦定的,她祖母曾经于朕有恩,朕不能见死不救啊。爱卿就算是帮朕一个忙吧。”李隆基看了一眼仍在伏地痛哭的太子,“如果杨爱卿救得良娣母子,朕让这孩子拜你为义父,报答你救命之恩!”

  这不是赶鸭子上架嘛!二娃哭笑不得,皇上话都说到这份上了,不答应能行吗?只能走一步算一步,实在不行就只有闪人了。

  二娃苦着脸道:“奴才遵旨!”

  太子本来已经哭得鼻涕口水乱飞,一听二娃这话,高兴得差点昏死过去,兀自不信地望着二娃颤声道:“爵爷……真的……肯救我……良娣了吗?”

  “卑职去看看吧,能不能救得了,卑职可不敢说啊。”

  “一定行的!爵爷一定有办法的!是不是啊?父皇!”太子眼泪汪汪地看着李隆基。

  “杨爱卿会救良娣的,皇儿放心。”李隆基看了看二娃,安慰道。

  “皇上,微臣一定尽力,只是……,如果……”

  李隆基摆摆手:“朕明白的,生死有命,阎王非要收她的话”重重地叹了口气,“哎……纵是华佗在世,那也是枉然啊!”

  “谢皇上理解微臣!”

  听了这话,太子一颗心又沉了下去,泪水滚滚而下。李隆基看看太子,叹道:“痴儿啊!痴儿!”

  宝怡的父亲杨国忠是皇上深为依仗的大臣,这宝怡也自小就深得皇上宠爱,与太子和太子良娣素来交好,见此情景,宝怡心中不忍,小声安慰道:“太子,杨爵爷连皇上的绝症都能治,接生这种小事能难倒神医吗?那还不是手到擒来!”

  二娃一听,差点趴下。

  太子感激地看着宝怡,点了点头,抹了一把眼泪,站起身来,拉着二娃的手就往外冲。

  宝怡对李隆基说:“万岁爷,我也去瞧瞧良娣姐姐,行吗?”

  “也好。良娣与你很投缘,你去看看也好,说不定,这就是最后……唉!”

  宝怡没等皇上说完,已经一阵风似的飞出来房门。

  杨国忠的宰相府离皇宫不远,众人驰马飞奔,直接冲进了皇宫,守门的侍卫已经知道皇宫里出了大事,一路绿灯放行,直接来到了兴庆宫太子别宫里。

  老远就闻到一股浓重的血腥味,来到太子寝宫前,众人飞身下马,快步走上台阶,快到房门口时,房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了,一个五十多岁的接生稳婆端着一大盆血水走了出来,见到太子等人,连忙低头避让。

  “良娣怎么样了?”太子急声问。

  “回禀太子:良娣仍然没能产出龙子,身体已经十分虚弱,时睡时醒,呼唤太子名字。”稳婆低声回答。

  太子迈步就要往里闯,稳婆急忙拦住:“太子殿下,您是万尊之躯,这血房千万不能进去啊,大吉大利!大吉大利!”

  在中国古代,以产妇为不洁,生孩子的房间叫做“血房”,认为男人如果进血房的话会倒大霉的。即便是产妇生了小孩子后坐月子时,烧香拜佛者和上了年纪的人也不能进产妇的房间,而产妇也不能到别人家串门,否则将给人家带去灾祸,如果不得已踏入人家的宅基,那是要给人家烧香赔不是的。

  太子李亨急得在门口直跺脚。

  二娃怕了怕李亨的肩膀,推开房门,迈步走了进去。

  只见房里灯火通明,靠里一张床上躺着一个大肚子孕妇,有气无力地呻吟着,几个侍女正在忙着给她擦汗。

  远处几个太医畏畏缩缩站在一旁,唉声叹气。见到二娃进来,顿时喜形于色,知道这是他们新任的顶头上司,连忙迎上前躬身施礼,为首的正是那个曾经给皇上治病的陈太医。

  “良娣怎么样了?”二娃沉声问道。

  陈太医躬身答道:“数日前,良娣妊娠腹疼,然不能生产,血虚胶滞,胞中无血,卑职等诊断良娣乃血虚难产。古云:夫胎之成,成于肾脏之精;而胎之养,养于五脏六腑之血,故血旺则子易生,血衰则子难产。气血并旺,则气能推送,而血足以济之,卑职以生黄耆一两、当归一两、麦冬一两、熟地五钱、川芎三钱水煎后,给良娣送服。谁料想……谁料想……”

  二娃问:“谁料想怎么了?”

  陈太医看了看身旁的另一个太医,后一个太医走上前续道:“谁料想,前日,良娣儿到产门,竟不能下,盖产门之上,原有骨二块,两相斗合,名日交骨。未产之前,其骨自合,若天衣之无缝;临产之际,其骨自开,如开门之见山,此骨不开,则儿难降生,卑职等诊断良娣乃交骨不开难产也。古云:临产交骨不开者,多因产前贪欲,泄精太甚,精泄则气血失生化之本,而大亏矣。气血亏则无以运润于儿门,而交骨粘滞不开矣……”

  二娃扑哧一声笑了出来:“你的意思是太子和良娣整天胡搞,才弄得交骨不开?嗯?呵呵呵”

  那太医神情甚是尴尬:“卑职不敢!”

  等二娃笑完了,那太医抬头看了看二娃的神色,才接着续道:“卑职等以当归一两、人参五钱、川芎五钱、红花一钱、川牛膝三钱、柞木枝一两水煎后给良娣送服,不曾想到……不曾想到……”

  “你们几个搞什么啊!串通好了演双簧吗?”二娃笑骂道,“都什么时候了,快说啊!”

  “是!是!”那太医抹了一把头上的汗,一紧张,却不知说到哪里了,另一个太医赶紧接过续道:“不曾想到,良娣临盆良久,龙子未下,良娣见儿许久不下,恐惧神怯,致气下而不能升,气既不升,则上焦闭塞,而气乃逆矣,上气既逆,上焦胀满,气益难行,气沮滞于上下之间,致腹中龙子难以转身,头未能入产门,故不能下。卑职等以白芍五钱、紫苏梗三钱……”

  那太医还在扳着指头数,二娃不耐烦了:“行了行了!你说有没有效果就行了!”那太医额头已全是汗水,低声道:“时至今日,仍然药石枉效……”低下头去,惭愧不已。

  二娃哼了一声,走到床前,低头看那良娣,只见她脸上一丝血色都没有,满头虚汗,眼睛微张,有气无力地痛苦呻吟着,下身光光的,雪白的大腿上沾满了星星点点的鲜血,两脚弯曲外张,鲜血仍不断从两腿间隐处缓缓流出,臀部下面的垫褥已经被血水滲湿一大片。

  良娣见到二娃,神情恍惚,张开干裂的嘴唇,用微弱的声音断断续续说道:“太……子,……救……我……!”

  ;


  (https://www.daowx.cc/bqge9779/5366079.html)


1秒记住笔趣岛:www.dao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dao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