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岛 > 回到唐朝找工作 > 第三十三章 穿梭时空的侦察

第三十三章 穿梭时空的侦察


  “都监大人,吐蕃果然出兵增援了,这可如何是好?”鲜于仲通一边提着鞋跟一边紧张问道。

  “元帅不是说了吗?他吐蕃要敢出兵,就连他吐蕃一起揍!”

  鲜于仲通有点尴尬。这几天打了几个打胜仗,鲜于仲通很高兴,这一趟立功那是肯定跑不了的了,可现在一听吐蕃出兵,他又紧张了,如果被两路夹击,惨败而归,那可就前功尽弃了,想到这里,鲜于仲通道:“话是这样说,只是……不过……我们还是先撤回姚州城,据险防守,都监以为如何?”

  “不!他们既然来了,就和他们斗斗!我倒要看看这吐蕃到底有多厉害。”

  “都监大人万不可轻敌啊,他们有二十万人,加上南诏现在的下关守军一共差不多有三十万人,敌众我寡,还是避其锋芒比较好。”

  二娃笑了:“元帅说的一点没错,是要避其锋芒,关键是如何避法。”

  “愿闻都监大人高见!”

  “很简单,不让他们合围,咱们和他们打一场运动战!”

  “什么是运动战?”鲜于仲通好奇地问道。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牵着敌人鼻子走,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歼灭敌人有生力量,这就是运动战。”

  毛老人家打败国民党百万大军,靠的就是运动战,二娃心想,老子来到一千多年前的唐朝,正好实践一下毛老人家的战略战术,也算是活学活用*思想嘛。

  鲜于仲通似懂非懂,不过这几仗下来,他对二娃的军事指挥才能佩服不已,眼见二娃胸有成竹,心下大定:“一切仰仗都监大人了!”

  鲜于仲通告辞之后,二娃独坐中军帐,思考如何打这场战争。

  二娃决定先侦查一下南诏下关城的城防,看有无破绽。如果能在吐蕃援兵到来之前,强攻夺下下关城,那最好。

  二娃念动咒语飞到下关城楼,此时已经是深夜,城楼上只有不多的值勤卫兵。

  二娃详细观察下关城,这下关城城墙外三十步远就是护城河,河水里埋设有长短不一的竹刺,护城河里岸距离十步远之处,是宽一丈左右的拒马带,主要用于阻碍敌军云梯接近。在城墙边上布满了犬牙交错的尖木桩,用于阻碍敌人攀城和刺死坠落之敌。

  为了防止城墙坍塌,城墙建成了下宽上窄的梯形,即使城基被挖空,也不至因失去重心坍塌,而只会下沉。

  城墙有大概有三层楼那么高,城楼上十分宽阔,大概可以并行五辆车。沿墙两侧是女墙,可以隐蔽守军,躲避对方攻城临车上射来的弓箭,女墙设有外宽内窄射击孔,以便往外放箭。城墙的转角处设有角楼,用来对付两面进攻。

  城楼上堆放了许多滚木、石头和荆棘堆,向外建有多座突出外侧城墙的木楼,士兵在木楼上可以消灭城下死角和夹击城下敌军。城楼上准备有多座移动临车,城楼之上再设临车,就是为了对付对方攻城的临车用的,高过对方,可以居高临下向攻城临车放箭。城楼上还有多道高尖木桩连成的横墙,开有小门供穿行,一旦敌军登城后即被封闭,变成路障,用于分割登上城楼的敌人。

  二娃来到吊桥塔楼,见有数十人在那四周巡逻,远远观察,那吊桥需要同时用两个绞盘启动,吊桥的铁链有碗口粗,一个人根本无法放下吊桥。

  下到内城门口,这城门有三重,最外面一重十分厚实而沉重,上面架的横梁是用巨大的木头作的,用铁链绞盘双重启动,一个人也无法打开。另外两重乃是用铁做的悬门,悬挂城门内层中部,一旦外层木门被撞开,敌军冲入城中,这两道万斤铁门就会被紧急落下,将敌军一分为二,这铁门十分厚实,攻城时仓促之下冲木是无法撞开的,而且,铁门一旦落下,不费一番时日,恐怕难以再重启这两道万斤铁门。

  沿内城墙不远的地上,相隔不远就埋设宥一根竹筒,是用来监听地下动静的,当对方挖地道企图潜入城中时,通过竹筒监听,可以确定地道的位置,以便采取挖沟渠灌水等反制手段。

  二娃看完,心都凉了,这南诏下关城城防果然坚固无比,自己一个人根本无法打开,军队强攻也很难得逞。除非有大炮之类的近现代武器,轰开城门。可自己不会造大炮,就算临时学会了,一时之间,也造不出来啊。清朝广州沿海倒是有炮台,可那古炮那么重,自己一个人根本搬不动,运不回来的。

  二娃回到大营,闷闷不乐。

  夜虽然已深,可二娃一点睡意都没有,既然下关城一时难以攻下,就从打吐蕃援兵方面着手想办法。

  二娃派卫兵叫来报告情况的那个探子,询问吐蕃进军路线,并取出那探子报来的地图,细细观看,发现吐蕃进军路线前方有一条河,看流向很象现在的金沙江,江上标注有一座桥。

  二娃心中一动,问道:“这是什么桥?”

  “这是神川铁桥,是吐蕃进入南昭的唯一通道。”

  唯一通道?如果扼守住这条通道,那就等于掐住了吐蕃进军南昭的咽喉!二娃非常兴奋,细细研究这地图,发现过于简陋,能提供的信息不多。二娃决定飞回去上网查一下。

  探子退下之后,二娃念咒语回到现在自己家中,打开了电脑GoogleEarth软件,详细查看了金沙江这一段的详细地图情况,GoogleEarth是一种三D实境地图,非常精确,甚至可以观察到你家房顶上晾的床单的颜色。二娃以前经常用来观察一些军用飞机场等等有意思的地方。

  神川铁桥现在早已不复存在,二娃估计出神川铁桥的大致位置之后,用软件在地图上套上了精确的经纬线,这样,地图上的每一个要点的详细经纬坐标就一清二楚了。

  二娃将地图打印出来之后,从家里拿了自己以前买来玩的俄罗斯望远镜,然后飞回大营。根据那张探子报来的地图,找到了唐代神川铁桥的具体经纬坐标,决定去实地勘察一下。

  费了一点功夫,找到了神川铁桥。

  站在铁桥旁的山腰之上,细看那铁桥,虽然是深夜,借着蒙蒙的月色,金沙江滚滚江水清晰可辨,一道铁桥飞架两岸。江面很宽,大概有五百米以上。

  桥宽大概五米,由数十根碗口粗的铁索跨江搭建,上面铺有木板,有点像飞夺泸定桥的那座铁桥。桥的两岸部署有数百名吐蕃军队,守护大桥。

  从桥上蜿蜒而出的是一条不宽的山道,比较狭窄,最窄的地方大概只能并行两匹马。山路下面是滚滚的金沙江,江水喘急。

  两岸是高山,坡度很大,估计达到了七十度左右。由于这里海拔比较高,山上大多是光秃秃的石头,除了那条山道旁偶尔长有一些大树和灌木之外,山坡上没长什么树,连高一点的灌木都很少,视野开阔,对防守很有利。

  查看地形完毕,二娃根据探子报告的吐蕃军队现在所处位置,对照自己的地图,得出了大致的经纬座标,经过几次调整,比较顺利地找到了前进中的吐蕃的军队。

  二娃所处的位置是半山腰,吐蕃军队行进在沟底山路上。也许是急着增援南昭,深夜仍在行军,灯笼火把照亮了整个山谷,蜿蜒十多里,部队大多数是步兵,并且带着抛石器等大型器具,因此行进速度并不快,队伍后面是粮草队。整个援军粗略估计人数在二十万人左右。

  二娃查对了地图,根据吐蕃行进速度,到神川铁桥大概还有两天的路程,下关距离神川铁桥有三天路程,赶不及在神川铁桥阻击吐蕃军队了,只有急行军,或许能行。

  二娃又查看了其他地形,发现一条金沙江的支流旁有一座马鞍形小山,看了这里四周的地形之后,一个雄伟的计划在二娃心中生成了。

  计划好后,二娃飞回大营,派卫兵叫醒鲜于仲通,并叫所有将士紧急集合。

  鲜于仲通刚睡下不久,又被叫醒,听说是都监有请,他知道这么晚了,没有重要的事情都监不会叫醒自己,匆匆忙忙来到二娃帐中。

  二娃将作战计划大致给鲜于仲通作了介绍:自己带两万轻骑兵弓弩手,轻装急行军,两天内赶到神川铁桥,让鲜于仲通带大军赶到金沙江那条支流驻扎,拿出地图,详细给鲜于仲通交代达到之后的行动。

  然后二娃匆匆写了一封给南昭王的信,说自己回到营中细细思考了南昭王的建议,觉得很有道理,现在决定班师回朝,向皇上进言,与南昭再修旧好。然后叫弓箭手将书信射到下关城里。

  这时,卫兵来报,军队集合完毕。

  ;


  (https://www.daowx.cc/bqge9779/5366096.html)


1秒记住笔趣岛:www.dao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dao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