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岛 > 五代霸主 > 28 都不好过

28 都不好过


  冯赟回到府邸之中,看着在他面前走过的那些人,脸上都显得那么风清云淡,可就是在这些人之中,冯赟不知道谁就是皇帝的眼线,或许是厨子,或许是看门人,又或许是身边的丫鬟,还有可能就是他纳进门的侍妾,会是谁,冯赟看不出来,又不能轻易将所有人换掉,就算是换了一批新的人,难道就一定没有可能是皇帝安插的眼线吗,一想到这些,冯赟是只能谨小慎微的做自己的事情,冯赟现在才感觉有些后悔,比起李嗣源,李从厚或许武功不行,但在政治上的心眼,绝对要比李嗣源强,早知道如此,他们当初还不如留着李从荣,李从荣虽说性格乖张,至少政治谋略不足,只是现在想起来,已经迟了。

  凤翔,李从珂上任凤翔节度使已经快两年时间了,也算是在这里站稳了脚跟,养父李嗣源的死,对李从珂的打击还是不小的,得知李嗣源病笃之后,李从珂也是大病了一场,开春之后才痊愈,现在是他那个名义上的弟弟李从厚掌权,虽说李从珂对李从厚没有什么大的嫌隙,但李嗣源开创新朝,李从珂是立了大功劳的,最后自己只能镇守西北一隅,他心里不敢怨愤李嗣源,但对李从厚总归是有些抱怨的,李从厚登基之后可是连恩赏都没有给他,让他心里一直不舒服,此番李从厚又要征调他身边的人,让李从珂更是不满。

  “属下知晓大帅有豪情雄心,然时至今日,天命所归,没有什么好说的了,朝廷征召属下出任兵部侍郎,属下即为臣子,自当尊奉圣旨,还请大帅以后多多保重。”

  此刻李从珂正在与自己的谋臣李专美话别,朝廷几日前下了一道旨意,征召李专美出任兵部侍郎,这是荣升,本该是喜事的,对于李专美来说是好事,进入朝廷中枢,前程自然可观,也有了更为广阔的施展才华的平台,但是对李从珂来说,却不是如此,他身边已经有一个韩昭胤被调走了,现在又是李专美,他都怀疑李从厚是不是故意在针对他。

  “我读书少,平日里治理一方,多有赖你们这些左右相助,现在你们一个个被调往洛阳,本该是喜事,可是你们这一走,我的处境就不好过了,当今天子,与我虽未兄弟,但不过是名义上的手足而已,只怕是久后难以相容啊!”

  “大帅言重了,我听闻今上宽仁,并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而对大帅有所不利的,大帅还请凡事三思而行,一招错那将是万劫不复的结局啊!”李专美猜出了李从珂的心思,但是就目前的情况看来,李专美以为,朝廷还没有对李从珂有所不利的态度,若是这个时候李从珂贸然做出什么叛逆之举,那必然是给了朝廷借口,实难挽回,凤翔一隅,兵马不过万人,根本无力跟朝廷对抗,在皇帝没有不仁之前,李从珂若是不忠不义,那是自寻死路,所以他婉转的相劝李从珂,不能轻举妄动,还没到那个地步。

  “此去洛阳,那就请先生顾念旧情,为我多多周旋,我在此感激不尽了!”

  “定当如此,大帅保重!”

  李专美走了,李从珂的心里始终不安,但他也听得出好歹,李专美说得不错,朝廷目前为止并无明面上对李从珂不仁道的地方,就算李专美、韩昭胤他们跟李从珂交情匪浅,但终归是朝廷的人,受朝廷的节制,往来调度是很正常的事情,李从厚为李从珂选的新帮手也不是李从厚自己的人,分别是职方员外郎张昭、谏议大夫萧希甫,都是李嗣源时代的老臣子,李从珂也不能说什么。

  此刻的李从厚却没有这样的心思去考虑李从珂的事情,只要李从珂老实,他又有什么必要对他赶尽杀绝呢,不过是削弱他的实力而已,让他断了叛乱的臂助,对于李从厚来说,只要这样就差不多了,现在的李从厚,考虑的是如何应对那些此起彼伏的反对之声。

  “佛教自东汉年间入我中土,至今已经近千载时间了,千年下来,民间笃信之人不在少数,信徒虽多,然佛家却从无沾染尘俗之事的心思,如今陛下强制天下各州县拆毁佛寺,收缴佛像,令百姓们失去了精神依托,已经出现了不少怨言,还请陛下能够停止此法,臣知晓陛下之心思,然操之过急,只恐引发民变呐!”

  “如今各州县都有不少僧侣请愿,希望朝廷能够收回成命,请陛下三思而行!”

  听着一个个都在诉说着此事的辛苦与不利,李从厚的脸色犹如寒冰一般冷冽,他知道此事会因此骚乱,因此也做好了心理准备,不管此事如何艰难,他都要去做,这不是剜肉补疮,而是快刀去瘤的事情,百姓们愚昧不知大局,而这些人知晓其中的利弊,却还如此阻拦,只怕是也牵扯到了他们的利益了。

  “诸卿都是聪明人,该知晓此事乃百利而无一害之事,何以如此表现,令朕着实失望,朕并未禁传佛教,不过是进行整顿而已,那些数百年的古刹,朕可是丝毫未动,天下不安已经百年,不少青壮遁入佛教,不受国法约束,庙宇之田地,无需缴纳赋税,令国之赋税降低了多少,朕岂能明知而不问,此事诸卿不必再劝,传朕旨意:敕令不许天下寺院建置庄园,又勘检所有寺院及其所属僧尼、奴婢、财产之数……不许创建寺院或兰若,违反的僧尼,课以严刑;未受敕额的寺院,一律废毁;民间的佛像、铜器,限五十日内交由官司铸钱,如果私藏五斤以上的,一律处死……从今往后,凡有志愿出家者,必须首先取得父母、祖父母的支持,如系独生子女,还要得到同居伯、叔、兄的允许。同时,男子必须在十五岁以上,能背诵经文一百纸,或读熟经文五百纸;女子必须在十三岁以上,能背诵经文七十纸,或读熟经文三百纸,而后经有关官员测验合格者方准剃度……”

  李从厚不是要断绝佛教,因为这种东西也不是可以断绝的,他要的是一个不与国家利益冲突的宗教,当这个宗教与国家利益出现纷争的时候,他只能采取强势措施,佛教修心看来世,而国家看的是此时此刻,若连当下都过不去,还谈什么其他呢。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https://www.daowx.cc/bqge219687/1361932.html)


1秒记住笔趣岛:www.dao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dao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