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岛 > 斗破之我有个外挂 > 第六章 杀手楼该还人情了

第六章 杀手楼该还人情了


  翌日

  西湖剑阁

  剑阁中诸弟子一字排开,欢迎新来的小师妹。

  据说这小师妹是昨夜师傅新收的弟子,至于她的来历,师傅只简单说了三个字“捡来的”。

  捡来的?

  诸弟子都疑惑看着胡古道,若说捡来的是个一二岁的毛孩,这事还说的过去,这女弟子怎么看也得有十五六岁的样子吧,去西湖随便转一圈都能捡来一个徒弟?这是什么运气?

  胡古道的思想向来都让人琢磨不透,他既然这么说,诸弟子也就不好在问。

  这新收的女弟子叫什么呢?

  胡古道也仅仅说了两个字“徐婉。”

  于是,诸弟子开始了议论。

  徐婉?

  姓徐?

  哎,可听说昨晚那事?

  酉阳徐家被灭门虽然只是一夜之间,可这消息传播却不胫而走,沸沸扬扬,只一夜间,似乎整个杭州都知道了此事。

  胡古道环顾四周,朝着每位弟子看了一眼。

  剑阁收徒有个规矩,必须是胡古道亲自考验,只出三招,分别为:欲情故纵、破釜沉舟、横刀立马。

  三招分上、中、下三路排开,若天生剑术奇才,上路挡一招后退三步。中路挡一招,后退五步。下路挡一招,不退反进一步;若资质愚钝些的,上路挡一招后退五步。中路挡一招,后退七步。下路挡一招,不退反进六步;资质不佳或在剑术上力不从心者,上路挡一招,不退反进。下路挡一招,以难站稳。中路挡一招,剑必断!

  以此三招来测试弟子资质如何,胡古道对剑术拿捏分寸把握的极好,通常情况下,凡来拜师接受此三招者,皆逃不过最后的三种可能,因此胡古道的弟子一般在剑术上都很有天赋,剑阁为天下第一剑术门派因此得名。

  但这期间也有个例外,这个例外名叫李忻。

  八年前,杀手楼大都督交于胡古道一少年,这少年的来历,大都督并未说明,只让胡古道倾尽平生所学,授之精绝剑法,原定十年期限,将少年送回杀手楼。

  时间过去了八年,如今李忻剑术有成。

  严格意义上讲这人的天资实在不算太高,胡古道用三招试探。得出一个结论:鲁莽冲动,却剑术天赋极高!若以剑术修行,结果未知。纵然李忻剑术天赋高,但一位寻求极致霸道剑法也势必物极必反,倘若李忻可以改掉鲁莽冲动的性子,对于剑术修行而言,不外乎是种进步。但天下没有绝对的事,胡古道勉为其难的收下这弟子,悉心授徒,李忻并没有辜负胡古道,在剑术方面的修行远比其他师兄弟们更用心。头六年,未显优势,到第七年,以可接下胡古道两剑指,比其他弟子还多接一招。

  虽然仅仅是两剑指的威力,但胡古道是天下公认的‘十剑主’之一,剑术精绝,名震武林。

  通常情况下,一个大高手与人比武,不喜拖泥带水,剑走轻灵,只喜一招制敌,一剑定胜负。

  胡古道就是这样的一个大高手,他与敌人对战,除非对方是于己名声相等的强者,不然敌人面前只会出现一种结果:他们只能看见一道光,那是一种奇快无比的剑光,快到让人产生幻觉,一个产生幻觉的剑客,拔剑、出剑、收剑都受到了影响,已不能称他们为剑客,那么决斗的结果可想而知,于是江湖上很快传开了这样一句话‘北行刀,南快剑,十万里中不留影。西蜀门,东明教,江湖十步杀一人。’

  这一句话仅仅数十字,却已将武林东西南北门派武学之翘楚说了个明白。

  北方主要是蒙古人的地盘,这些北漠蛮子主要战力是骑兵,号称二十万‘蒙古铁骑’,他们擅长骑马作战,使用的兵刃大多是阔刀、斩马刀。

  据说,当今使刀最好的将领,名为王保,此人本是个汉人,因犯罪逃离中原,来到北漠,进入官场后,混的风生水起,还一度被北漠大汉收为义子。

  王保刀法沉稳凶猛,有万夫不当之勇,是典型的万人敌。

  北行刀,王保。

  南快剑,自然非胡古道莫属,浙江西湖剑阁主,剑法精妙绝伦,据说在他十二岁的时候,也就是二十三年前,只身一人扛着剑,驭马至北凉,挑战当时第一剑客‘独孤行’。

  独孤行有十柄剑,每柄剑都有独特用法,有短剑、长剑、阔剑、细剑、重剑、软剑……当遇上敌人时,他会将十柄剑展开,只选其中一柄对敌,然而能够在他手下走过十个回合的,天下剑客不会超过一掌之数,胡古道不信这个邪,所谓初生牛犊不畏虎,他十二岁挑战独孤行,大败;十五岁挑战独孤行,大败;十八岁挑战独孤行,大败;但这时的他已经是声名赫赫的剑客,胡古道隐居修炼,二十岁在出山,挑战独孤行,天下武林各派人士,都以对这次挑战失去了兴趣,每次都是一样的结果,还看个屁!

  于是,那一天观战者极少,但当挑战结果出来后,所有人都震惊了,二十岁挑战独孤行,惜败!

  独孤行十柄剑,断其九。

  胡古道名震天下!

  自此,又过数年,胡古道开创剑阁授徒,直到如今……

  所谓‘十万里中不留影’说的就是胡古道的剑法,即便隔着十万里也可杀人。这句话多少有些夸大其词,但这简单的一句话,不正说明了胡古道剑法的高明吗?

  西蜀门,说的是暗器第一的西蜀唐门,自一代创始人唐钰到如今以历三十二代,唐门唐初建立,历经数朝更迭,唐门虽然也经历过几乎灭门的大危机,但唐门文化始终屹立不倒,终于成为四川一代屈指可数的大门派。

  几年前,唐门一夜之间神秘覆灭,成为武林人所尽知的悬案。

  东明教,明教起于波斯,发扬于中华。

  据说明教内传承一神秘武学,只有历代教主才有资格修习,这武学能够很大限度的激发自身潜力,至武道大成,在黏、粘、贴、收等字诀中制造对手破绽,被称为西域武林武学之巅峰。

  所谓‘江湖十步杀一人’指的便是明教那神秘武学,仅仅几个字,却已将这武学之精妙书写淋漓尽致。

  近些年,因为君商桀的贪图享乐,赋税加重,各地民不聊生,明教很快兴起,多地起义军起义时,也都以明教天命为由。

  君商王朝多次出兵镇压,每一地势必杀尽当地明教教徒,一些明教教徒虔诚信教,并没有叛乱的念头,军队哪里管那么多,在君商骑兵的铁蹄下,百姓流离失所,更加痛恨统治。

  因而原先虔诚信教的教徒拿起了长矛,原先辛苦耕地的农民拿起了锄头,原先放牧的牧人扬起了牛鞭,原先当长工的,杀了地主,霸占土地,纠集人手,成了一方恶霸。

  君商政局动荡,倘若严格来说,多半原因是君商桀的自取灭亡。

  这样一个应该骑在马背上的国家,论战斗,淮阳铁骑纵横天下,所向披靡,士兵皆是万人敌;但若说统一天下后的政治,他们的太祖不就很明确的用实际行动说出了一个答案吗:只识弯弓射大雕!

  这是一个只懂得战斗的国家,治国安民不在计划内,因此这样一个国家,倘若将周边的国家都打怕了,打怯了,最后无仗可打,必定不能长治久安。

  言归正传,李忻在练剑七年后便能接下当今十剑客‘千秋居士’胡古道的两剑指,若说他没有练剑的天赋?骗鬼呢!

  其实,李忻纵然有天赋,那也是他剑法有成的其中一个因素,若说他日后能有此成就,在众师兄弟们中出类拔萃,那只有一个原因,他够勤奋。

  一个勤奋的人可以弥补先天天赋上的不足,因此勤奋之人又何尝不是天才的一种?

  李忻很勤奋,每日练剑都比师兄弟们早起一个时辰,晚上收功也要多加一个时辰的练习。

  这样的功夫下来,弥补了剑术迟钝的缺陷,虽然刚开始他连胡古道一招都接不住,但七年后,焕然一新,可以说这一切都源自于他的勤奋。

  而如今,第八个年头,在整个西湖剑阁,李忻的剑术仅次于胡古道,在一众师兄弟们面前,可说是首屈一指。

  即便放眼整个武林,李忻的剑法也算武林中翘楚,不说自己的师傅就是天下名流剑客,单单自己的剑法也有相当造诣。

  如今……

  胡古道的目光落在了李忻的身上“是时候该让杀手楼留个人情了!”

  胡古道对杀手楼多少还有些忌惮,毕竟徐家被灭门,那是要务必斩草除根的,你胡古道办的好事!还留了个祸患,若将来此女记下杀手楼的账,保不齐哪一天来个兔死狗烹,杀手楼数十年经营,岂不荒废?况且,偌大杀手楼,又怎能受一女子挟制。

  胡古道救徐婉,完全出于善念,不忍看到徐家从此断绝,虽然再三强调,不可报仇,留其一命,只为徐家一丝血脉。

  但他又哪里知道,在徐婉亲眼看到自己家族的亲人们一个个死去,她以前对世间一切美好的幻想,都灰飞烟灭。

  幼小的心灵种下了复仇的种子。

  李忻剑术以成,该送回杀手楼,这一来是为了让大都督记住此人情,二来便是送一人,归一人的道理。

  送走个李忻,来了个徐婉。

  神不知鬼不觉,徐家从此少一人。


  (https://www.daowx.cc/bqge257457/1772055.html)


1秒记住笔趣岛:www.dao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dao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