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岛 > 斗破之我有个外挂 > 第七章 皇会比武

第七章 皇会比武


  “李忻!”胡古道叫出了他引以为豪弟子的名字。

  “在!”只见一约摸二十左右年纪的青年,身着一袭清丽白袍一尘不染,眉清目秀,精神饱满,身材壮硕,一双剑眉如同两柄倒悬长剑般,看人时都有股凌厉之气,说话的声音却温柔如流水。李忻上前一步,恭敬应道。

  面对自己的恩师,李忻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感情,是胡古道成就了今天的他。

  “你来我剑阁如今是第几个年头?”胡古道看着他,郑重道。

  “八年零三个月。”李忻恭敬回答。

  胡古道点了点头,继续道“你可知八年前是谁送你来的?”

  “弟子知道!”李忻道。

  胡古道点了点头,将腰间悬挂的一柄剑取了下来,对李忻道“如今你剑术已成,在我这里反而不会有大增进,是时候到江湖中历练一番。”

  李忻看胡古道递过来的那柄剑,激动得说不出话,心中一个劲的呐喊“好美的剑!”,只见那剑柄刻画着奇丽风景,似乎是某处的山水景致,颇为壮观。

  李忻连双手接过道“谨遵师命!”

  李忻看着手中的剑,情不自禁的拔出剑来,只听一道清爽剑鸣‘嗤’的一声,剑出鞘,剑身通体晶莹剔透,如若流水,时隐时现,李忻惊讶看着剑身:这剑好神奇,竟是透明的剑身!

  胡古道看着他疑惑的表情,脸上微笑解释道“此剑名为‘明月山水’,剑长二尺七寸,剑柄刻有‘明月山水图样’,此剑乃为师年轻时游历庐山,于云雾太虚洞府所得。”见李忻眼瞅着明月山水剑都似能射出光来,无奈笑着摇头,道“傻小子,在剑阁呆的时间长了,没见过世面。”续道“据说此剑中藏有宝藏,但至今未解开。”

  听到‘宝藏’二字,李忻连抬起头,满脸兴奋道“宝藏?师傅,这柄剑里真的有宝藏?”

  胡古道没好气道“没有!为师骗你的。瞅瞅你这样子!”

  李忻吐了吐舌头,傻笑不在言语。

  胡古道收起笑容,郑重道“辽东此去二千里。若快马加鞭,于二十日可到达,我以飞鸽传书通知那边的人,你自去!可否!”胡古道郑重道。

  “谨遵师……”李忻收起明月山水剑,按下剑柄,恭敬拱手,这话刚说一半,却被胡古道截了下来“听我把话说完。”

  李忻立刻住嘴不言,胡古道继续道“你不用这么早回去,八年未出剑阁,是时候该好好到各地玩玩。眼下是六月中旬,离八月十五还早,在此期间好好放松放松,只要于今年八月十五赶往浙江醉仙楼便可。”

  李忻恭敬道“弟子明白。”余下的话却不多说了。

  他心中自然有疑惑。

  为何要去醉仙楼?

  为何偏偏是八月十五去醉仙楼?

  为何不让自己先回辽东?

  虽然有疑问,却不在多说一个字,因为他知道胡古道要说的时候自然会说,不说的时候,问也白问。

  师徒二人对话,并未透露杀手楼半个字,一直都是如此。

  自当年李忻入剑阁以来,他的身份便成了一个迷。

  李忻从何而来?

  哪里人士?

  师尊为何对他如此严格……

  一切的一切都很神秘。

  神秘的事代表着未知与恐惧。

  胡古道对李忻的严格,大家有目共睹,若有愁怨,不会收他为徒;若无仇怨,收徒、授徒都非常严格的胡古道却来了个大反转,收徒考验时,李忻虽然有资质,但性格上的缺陷无疑也是致命的。这样看来,他是无论如何都进不了剑阁的,可他却很顺利的进来了;授徒时,又对他十分严格,可见在胡古道心中对李忻的重视。

  即如此!原因只有一个,李忻的来历……

  这虽是一个迷,却在勾起众弟子好奇心的同时,也警告了他们,一个人如果想活的更长些,好奇心最好不要太重。

  如今,在以透露的信息中,众弟子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李忻的故乡在辽东……

  辽东……

  一个天下镖局的汇聚之地,武林中各大小镖局几乎都在辽东建立发扬,莫非……李忻的家族也是开镖局的?可近年来,江湖中厉害的镖局并未听说有哪家姓李的口子……

  李忻在领了师命后,很快收拾了行礼,准备离去。

  他若要走,是不需要和胡古道告别的。但毕竟相处了近十年的时间,李忻对胡古道、对众师兄弟们都有一种独特的情感,要说突然离开,还真有点舍不得。

  于是,临别之际,他再次来到了剑阁演武场,打算和诸人告别。

  当李忻来到演武场时,在胡古道的身边,他看到了一女子。

  看到她第一眼时,李忻整个人都一怔,一个念头在脑海中徘徊“好美!”

  胡古道身边是个年仅十五六岁的少女,她的容貌以不能用文字表达,那是一种独特的美,具有天生诱惑力的美。

  她是谁……

  李忻多想认识一下这女子。

  于是,他大步走了上去。

  “师傅。”李忻道。

  “这是你的小师妹。”胡古道微笑着,像是并不知李忻要离开似的。

  “小师妹……”李忻看着她,近距离看时,他整个人的眼神便舍不得离开了,他多想这一刻永远停留,他要用这世间最温柔的目光看着她。

  他甚至不奢望能够和她说上话,只要每天能见到她,心中便有无限的快乐。

  可是……他今天就要走了,离开剑阁,去他该去的地方。

  徐婉却先说话了“师兄。”

  徐婉的声音很好听,温柔亲切,但李忻却从这声音中听到了一丝忧愁。

  是什么样的事,让这本该在天真烂漫年纪里享受生活的女孩如此忧愁?

  李忻不去问,因为他怕她伤心。

  也许这世上真的有一见钟情这种东西,起码这样的事在李忻身上发生了。

  而人类通常是种很奇怪的生物,在面对自己喜欢的人的时候,他们会表现出一种自卑感,李忻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虽背景不凡,剑术方面,也很有造诣,但这些优点,在徐婉的面前仿佛瞬间不存在了。他看着徐婉,有的只剩自卑,但他的眼中却很温柔,这种温柔同样奇特,是对任何人都不曾显露的温柔。

  李忻只能点点头,他甚至不知道小师妹的名字。

  但徐婉似乎明白了他的心意,于是徐婉又先回答了他“我叫徐婉。”

  徐婉!多么好听的名字,正如她的声音,她的容貌,找不出一丝瑕疵。

  李忻挠了挠头,他已经不知该如何回答,因为他要说的话有很多,但现在却还不是时候。

  “我该走了,这回是来向师傅、众师兄弟们告别的。”李忻的目光终于绕过了徐婉,看向了胡古道。

  “恩。”胡古道点了点头,他明白李忻的意思,于是他只回复了四个字“一路顺风。”

  夕阳西下,一天匆匆过去,李忻出了剑阁,专门到西湖走了走,夕阳下的西湖被映照出一种别样的美。

  李忻盯着看了很久,这一去不知何时才能回来,西湖的美景要尽收眼底,就如同这剑阁,是李忻在往后岁月中最欢快轻松的记忆……

  京州是君商王朝的首都。

  自太祖君商汤正武四年到如今,以立五百一十九个春秋,为国都。

  在未来的无尽岁月里,它依然会以首都的形式出现在我们面前,只不过京州很快将会迎来一场腥风血雨的洗礼,当这黑暗结束时,一个崭新的王朝会迎来它最耀眼辉煌的时代,那是一个全新的时代,所谓江山代有才人出,在那个时代会出现很多英雄豪杰,他们的故事也将被世代传颂。

  或许,有一些真正的隐士,在历史的长河中,扮演着微不足道的小角色,但也正是这样的小角色,在他们的那个年代里,依旧发挥着不可磨灭的光芒。

  李忻离开剑阁,一路快马驰骋。

  三日后……

  濠州钟离

  晚年的君商桀虽然是个不折不扣的昏君,但不能否认,他手下的大臣办事还是很有效率的,首辅张江凌就是这样一位忠臣,在他的英明指挥下,即便君商王朝统治者‘玩物丧志’,有他这样一位肱骨大臣在,也可以让整个即将瘫痪的王朝系统继续运作起来。

  而他们心中所明白的,只是当年的淮阳铁骑,纵横驰骋,不服?就打到你服!

  即便,这功劳并不属于他。

  虽然历史无数次的告诫我们,一个国家若想长治久安,不能单靠武力,但君商王朝就是这样凭借武力打下来的江山,你告诉他用仁政治国,谁信?

  君商王朝五百年,期间不是没有出现过太平盛世景象,若不然也不会维持帝国寿命这么久。

  但每隔一代出现一次太平景象,下一代就势必狼烟四起,英雄辈出。

  如今,君商桀的时代便是最好的证明,君商桀不是不想治理好国家,他只是太过沉迷男欢女爱中。

  一进钟离县,李忻解马慢行,官府衙门外张贴的告示很快吸引了他。

  一群人围成一圈,看那告示,百姓大多不识字,通常有一二识字的,不是秀才就是富家公子,这个时候他们所担任的角色自然是朗读者,去读那告示上的明文。

  李忻在剑阁时,跟随胡古道学过一些笔墨,虽然写起来,七扭八歪不成体统,但若说识字,多多少少还认得过来。

  他大致看了下,便明白了。

  君商王朝招募兵将,要在濠州、辽东、京州三地广布皇会,邀及武林人士参加,一个地区有三个名额,首胜者可领黄金万两,亚胜者可领黄金百两,最后一个胜出者,可领白银万两,三地共胜出九人,入君商王朝军队担任重要职务。

  什么样重要的职务?

  那上面也写的很清楚,最小的官都是执戟郎一阶的,相当于一队百夫长,不仅每年会领取到国家俸禄,参与皇会胜出的前三名也能直接领取白银万两作为回报,这买卖不做白不做。

  李忻明白了此间曲直,却不以为意。

  做朝廷的鹰犬?那多不逍遥快活?谁爱做谁做,你李爷可没兴趣!

  说归说,但这皇会比武他还很愿意去瞧瞧的,毕竟介时定会有不少武林中人前去,能够在这些人比武中了解当今武学,也算一种收获。

  李忻扯下告示,大步走进衙门,他是来报名的,这不假!但他也清楚,若最后皇会没意思了,大不了假装卖个漏,输了一走了之……

  但天下如他这般心思的又有几人?做朝廷的鹰犬起码还有口饭吃,人在江湖,当真身不由己。

  为了那一口饭,杀人放火都是小事,最可恨、可叹的便是做自己不愿干的事,抛头颅洒热血,那是乐意至极,但若成为朝廷鹰犬,谁乐意?可不乐意注定没饭吃,相比立场尊严,此刻能活下去,似乎更加的贴切真实。

  皇会的时间定在了半月后,这期间朝廷会给每位前来报名的武林中人一笔不小的银子,让他们先在各地玩一玩,等待皇会开始。

  每个参加皇会的江湖人,都要提前立下生死状,除非主动认输,不然就只有打到一方死为止,主动认输,那是服软,谁愿意服软?也许今天爷们没吃饱饭力气不够;也许今天状态不佳,疏忽大意……若想找理由,总还是找得到的,最后只有一种结果:不服在打!

  打到死,打到残废,最后的结果也无非被人竖起大拇指,说一声“好男儿!”也比那服软认输来得痛快。

  于是,死伤也在所难免……


  (https://www.daowx.cc/bqge257457/1772056.html)


1秒记住笔趣岛:www.dao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daowx.cc